新生儿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
发热 发热是新生儿的常见症状,通常将新生儿的核心温度高于37.5℃定义为发热。下面一些症状可以简单鉴别是保暖过度发热还是感染发热,但不适用于保暖过度引起的超高热者。如考虑感染发热请求助儿科医生,多数需转新生儿室进一步治疗。
保暖过度 肛温升高、手足热、腹壁皮肤温度低于足部皮肤温度(<2℃)、皮肤红色、姿势伸展、外观健康。
感染发热 肛温升高、手足较凉、腹壁皮肤温度超过足部皮肤温度(>3℃)、皮肤较苍白、精神萎靡、一般状态欠佳。
呕吐 新生儿胃容量小,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而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分泌胃酸及蛋白酶的功能较差,所以新生儿很容易发生呕吐。但是也有很多病理性情况会导致呕吐,一般呕吐较重,新生儿一般状态不佳者需请儿科医生会诊,明确呕吐原因。
哭闹 哭闹是表达感觉和要求的一种方式,饥饿时要吃,尿布湿了要换,过热或过冷要更衣,这是正常的要求,属于生理现象,这种哭闹音调一般不会很高。但另一种情况是对不舒适和对疼痛的表达,身上被虫咬后感到痒,发生皮肤褶烂,肠绞痛、头痛、耳痛时的疼痛感,更要哭闹,属于病理现象,哭声高尖,时间长,有时身体还摇动,哭的程度与感觉的轻重相关。如果为病理性哭闹,请求助儿科医生。
妊娠糖尿病母亲儿 由于现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母亲孕期患糖尿病的比例逐年提高,除要求孕母控制饮食外,在宝宝出生后需要监测血糖1~3天,防止因血液中过多的胰岛素或者喂养过少导致低血糖。持续且顽固的低血糖对宝宝各脏器的发育均有不利影响。
假性血尿 新生儿早期由于生理性排泄尿酸盐多,且母乳不足或喂养不足造成尿液浓缩,可引起小便呈砖红色,一般多喂养,72小时后消失。
脐疝 腹腔脏器由脐环处向外突出到皮下,形成脐疝,为新生儿常见的一种预后良好的先天性发育缺陷,大多数有自愈的倾向。4岁以上脐疝仍不愈合者,可手术修补。
隐睾 生后男婴两侧睾丸多下降至阴囊,但也有在腹股沟中或异位于会阴、股内侧筋膜或耻骨上筋膜等处,称为隐睾。3个月内89%能自然下降,1岁以后下降机会明显减少,应用激素或手术治疗。
鞘膜积液 阴囊较正常偏大,常于生后2个月吸收,一般晚于1岁自愈可能下降,需手术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