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越来越多了,这无疑是个大好事,特别是近些年发现,纯母乳喂养下,宝宝能不得或少得湿疹、腹泻等因过早摄入异种蛋白质造成的过敏性疾病,更增强了新妈妈的信念——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底。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母乳性黄疸,先贤马克思若听闻此中奥义,必会为他辩证唯物主义的高绝而得意地捋一捋美髯了。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几乎所有新生儿都会出现血清总胆红素高于17umol/L(1mg/dL)的情况,放在成年人,这就是黄疸。对新生儿来说,别太早出现,水平别太高,别迟迟不退,可算是生理性黄疸。因为胆红素本身并非毒物,而是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的生理成分。
高加索裔和非裔美籍足月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的平均峰值出现在出生后48~96小时,范围为120~154umol/L(7~9mg/dL)。咱们亚洲娃普遍还要晚黄一两天,且更“黄”一些,平均峰值范围是171~239umol/L(10~14mg/dL)。
小宝宝第1~4日龄一般会越来越黄,以下是血清总胆红素正常高限:24h内30%的宝宝会遭遇母乳性黄疸
然而,大约30%的健康新生儿,会得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指因为母乳喂养造成黄疸加重,又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会早在3~4天龄出现,在7天龄以后出现于母乳喂养儿的黄疸加重可能就是晚发型。早发型与晚发型的发病机制完全不同,有效的处理方法又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