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爱现在,成就大爱未来
对家庭而言,因为被家长剥夺了力量,所以孩子所有需求都需要家长来满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逐渐满足不了孩子,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认为家长不爱他了,变本加厉的胡闹。
如果家长一如既往的溺爱,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希望整个世界都能像父母一样迁就他,希望能够不需要通过努力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通常会表现为眼高手低,经常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失败后就怨天尤人。
无原则的爱会严重摧残孩子的身心,在溺爱中孩子无法感觉到父母的爱,因此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是冰冷的,他们孤僻,偏激,不懂得爱自己,更加不懂得爱身边的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做出极端行为。
你若爱多,我若爱少,如何平衡?
有时候,爸爸妈妈严格要求,可是老人家却溺爱他,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不利,幼年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时期,家长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很容易导致孩子混乱,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家庭教育必须达成共识。
两辈人教育理念不合,是中国经常遇到的问题,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家庭中两代人的交流不顺畅。老人家按照他们的老一套去教育孩子。小一辈不好意思提出不同的意见,只能忍着,忍得时间久了就容易起冲突。在这里,关键点不在于代沟,而是在于子女不敢对父母表达内心的想法,在家庭治疗里面,大家应该进行不批判,不指责的良性的交流,达成共识,关系自然就顺畅了。沟通要及时,小事忍多了,就变大事了。
如果老人确实听不进去,那怎么办呢?不要批判和争吵,可以找些相关的育儿资料,大家一起进行学习,还可以增进感情。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全家人一起成长的过程。
溺爱的背后
有时候,我们知道溺爱是不对的,但面对孩子就控制不了,这是因为,某程度上,溺爱心理的本质,是我们内心被压抑的情感在孩子身上的投射,简单来说就是:不想让孩子走我们以前的路。
还记得,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喜欢说很多大道理,制定很多规则,我们的很多情感被自己压抑下来。而到了我们成为父母,孩子就成为了我们的一个分身,我们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多年压抑下来没有被满足的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小时候,我们不能得到的,我们都会让孩子满足。心里想,孩子满足了,自己也满足了,这时,孩子成为了我们实现愿望的一个代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