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0—1岁

睡前的“斗智斗勇”,究竟为哪般

2015-04-22 10:08:37 出处:乖乖网 标签: 不爱睡觉 睡觉不踏实 新生儿睡觉不踏实 宝宝睡觉前哭

“卸压”,解决睡眠问题的第一步

其实,孩子什么时间点“睡着”,这个权利应当交还给孩子。事实上,连孩子自己也很难要求自己什么时候睡着。所以确切地说,“睡着点”是要交还给身体的。但对于家长而言,家长需要规定每天上床的时间,以便养成良好的作息。但至于上床后过多久,孩子能睡着,应当由孩子自己决定。因为我们要传递给孩子,同时也希望孩子知道的是:让你上床睡觉是为了让你获得休息,让你感到放松和舒适,而不是为了快点入睡。

所以当孩子上床后,让他在不打扰别人(如不能大声说话)的情况下,允许他小声地自言自语,或者想想白天发生的事,不要催促他、不要给他压力。当孩子感到对“入睡”这个问题,自己拥有掌控权时,情绪就容易放松下来。人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然更容易入睡。

睡前的“斗智斗勇”,究竟为哪般

理解孩子:“贪玩”让他不愿睡觉

其实,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入睡渐晚的现象很多家长都有发现,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在增强,他会越来越“贪玩”。对于他们来说,“玩”远比“睡觉”有趣得多,所以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拖延睡觉时间;有时即便上床后,也会想办法起来溜达,就像来信中的这个孩子“一会儿起来撒尿、一会儿便便、一会儿喝水”。这确实是孩子用来对抗必须上床的规则的最好的“软武器”,这能帮助孩子获得反抗睡觉的胜利。

还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平时睡眠规律,入睡较快的孩子,入睡规律偶尔也会有“跳跃”的情况,比如平时9点就睡着的孩子,某天突然精力旺盛得等到10点半甚至11点才睡着。这种偶发性的入睡情况,也是正常的,家长对此不用担心,也尽量保持一样的应对方式,通常两三天后,孩子就会恢复到原来的入睡时间。

孩子良好的入睡作息,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智慧地坚持

我们前面说过,两三岁的孩子拖延上床时间,上床后又寻找百般理由起来溜达;或者平时入睡挺早的孩子突然有天睡着得很晚,都是这个年龄很正常的现象。但是,若家长应对得不恰当,比如过分地强调、严厉地指责,让孩子产生了压力或者对抗的心理,这种现象就有可能持续延长。那样,调整起来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能1周,也可能1个月,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