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早教

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三个关键策略

2015-01-08 13:47:44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园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管理论文 幼儿园教育笔记

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专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教师的行为与教学紧密相连,教师应从自身行为对幼儿发展影响的角度,关注自身行为,促进幼儿的发展。笔者从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目标的解读、师幼互动的有效性三个方面,试论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策略。

妈妈和宝宝

一、精选内容,警惕照搬

很多老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喜欢照搬教材或他人的成功教案,却忽略了幼儿的实际能力与实际需要,导致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活动不时地出现在幼儿园教学中,严重地影响了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中心,设计适宜的、有价值的、能发挥教师自身优势的活动。

1.选择适合幼儿的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多种因素,如幼儿园的文化、教师的素养、幼儿成长的环境等因素。如《小猪的婚礼》这一活动在城市幼儿园开展得十分顺利,教师从婚礼的设计入手,让幼儿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婚礼,幼儿们兴趣高涨,活动效果很好。但这个活动内容放在乡镇幼儿园来开展就不太合适,因为幼儿生活的环境不同,生活经验也不同。乡镇的幼儿很难看到在教堂或热气球上举行婚礼的情景,大多数乡镇幼儿对婚礼的认识都是有很多好吃的菜、有喜糖、有漂亮的新娘,没有经验就没有交流的基础和积极性。所以如果在乡镇幼儿园开展《小猪的婚礼》这一活动,需要另找角度切入,寻找幼儿感兴趣、有经验和有需要的点,而不能照搬原来的教案。

2.对幼儿发展有价值的内容

教师需要理性分析教材的价值点,不能因为内容简单、好掌控就选择其作为活动内容。如中班一位老师,因为观看了其他老师上的《想飞的小象》阅读活动,觉得故事有趣,活动流程简单,就准备照搬过来在班级中开展。但是教师并没有分析故事的价值点,只是靠自己的理解来解读故事,导致照搬过来的活动目标设置不合理,对幼儿发展没有帮助。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首先要想的是这个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价值。懂得选择好的教学活动内容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要素。

二、解读目标,寻找落脚

解读活动目标是在科学制定目标基础上的理解和内化,是改善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只有树立清晰的目标意识,养成解读目标的习惯,并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特点,才能实现有意义的教和学。下面以大班语言活动《小鼹鼠过生日》为例,分析教师解读活动目标的策略。

1.案例描述

大班语言活动《小鼹鼠过生日》的活动目标: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情节;体验同伴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下面是部分活动过程。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播放课件,幼儿在教师的提问启发下,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师:小鼹鼠开着汽车,一路上遇到了哪些交通标志?

幼1:红绿灯标志。

幼2:慢的标志。

幼3:注意安全。

师:小鼹鼠不看交通标志,给朋友们带来了哪些麻烦?

幼1:把水弄到别人身上。

幼2:撞人了。

师: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朋友们是怎样帮助小鼹鼠的?

幼1:小鼹鼠掉到了河里。

幼2:乌龟他们用绳子拉的。

师:小鼹鼠对朋友们说了什么?

幼1:说谢谢你们。

幼2:请你们吃蛋糕。

师小结:小鼹鼠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发生了这么多事情,给朋友们带来了麻烦,但是朋友们都原谅了小鼹鼠,还拼命救小鼹鼠。

活动结束后,教师们针对活动中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师1:幼儿语言表达得不完整。

师2:幼儿回答都是几个字,感觉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比较低。

师3:老师的问题太细了,幼儿只要填空就行了。

师4:老师未对幼儿连贯的表述提出要求。

师5:未能达到目标中说的“连贯地表述”的要求。

2.案例分析

结合活动的目标和实际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没有对幼儿语言表述提出要求,一问一答的封闭课堂形式导致了幼儿较长时间地处于被动填空式的状态中,幼儿只需对故事内容进行简单回忆,不用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更不用思考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同时,教师设计的关键问题并没有起到关键作用,教师的评价及追问没有目标、方向,不能引导幼儿思考,所以不能达成预设的活动目标。

分析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表象的原因是教师的问题设计过于封闭,没能根据目标设计合理的关键性问题,从而未能引发幼儿深入思考;而且教师的问题过于琐碎,无形中降低了对幼儿语言表达的要求。本质的问题则是教师对活动目标的认识仅停留在纸面,不清楚目标真正指向的内容。在环节设计时,没有考虑落实目标,导致想和做的方向不一致。

3.反思

根据这一案例,我们反思以往的教学活动,发现教师往往会陷入这样的误区:过分关注活动目标的表述方法,忽视对目标内容的理解。比如,教师反复研磨目标表述的维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目标以幼儿为主体的表述方式,却对具体的目标究竟指向什么内容而概念模糊。没有关注活动目标要求和环节设计的脱节现象,活动过程的设计缺乏有效性。很多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想一套,在分析说课时说一套,在实际教学中做一套。

因此,教师要真正落实目标、达成目标,学会解读目标是前提。这要求教师对目标内容进行详细的追问,做到心中有具体的行动目标。针对上述案例活动前教师要能清楚地回答如下问题:什么叫“连贯的语言”?什么地方需要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要求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时,不同层次的幼儿分别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对于幼儿遇到的困难你准备怎么办?如何引导、支持与帮助?是提供关联词“虽然……但是……”“因为……所以……”,还是给出要表达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信息?如果让你来连贯讲述,你怎么说?

总之,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有效的指导基于教师对活动目标的明晰认识。

4. 解读目标的策略

(1)找关键

找出目标表述中的关键字、词、句,明确活动的核心概念和价值。比如,教师重新设定了《小鼹鼠过生日》的活动目标:通过观察画面认识交通标志,理解标志的作用,并运用到生活中。这条目标中的关键词可以细分为观察、认识、理解、运用,教师通过这些关键词就能发现活动的核心价值在学会运用,观察、认识、理解都是为运用服务的。

(2)找问题

教师要理解目标的内涵,针对目标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如《小鼹鼠过生日》活动中,教师设定了“认识交通标志,理解标志的作用”的目标,那么教师必须先将交通标志的含义梳理清楚,并想好要怎样表达才能解释清楚;如果教师设定了“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必须先理清楚要理解哪些规则。教师要清楚目标是什么、有什么、怎么说、怎么做等,这样才能在活动过程中真正做到“眼中有幼儿,心中有目标”。

(3)找落脚

将目标内容和环境对照,明确找出每一项目标内容在环节设计中的落脚点,确保每一环节有效,提高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如《小鼹鼠过生日》活动目标中有“了解故事内容”这一要求,教师就需要找到落实这一目标的环节,从教案来看,“播放课件,讲述故事”就是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主要内容的,这就是此目标的落脚点。目标要反映在具体的教学中,才能实现发展。

三、反思行为,有效互动

“幼儿的学习就要在幼儿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让幼儿和教师在互动中沟通、促进,使幼儿得到健康成长。”我们不断反思教师的教育行为,努力探寻师幼互动的策略。

1.减少表象的丰富,关注内隐的价值

很多教师认为组织活动时为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越多越好。如:《会唱歌的鞋子》活动中,教师试图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知道鞋子踩在不同的物体上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因此,教师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有报纸、塑料纸、沙、海洋球、石子、硬板纸等,活动中幼儿异常兴奋,对材料的兴趣导致大多数幼儿忘记了活动的要求——听一听,鞋子踩在不同的东西上面会发出哪些不同的声音。而幼儿过于兴奋也导致师幼互动看似热闹,但效果却不理想,最终活动草草收场。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准备的过于丰富的材料分散了幼儿的有意注意力。幼儿兴奋的情绪影响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的执行。这样的师幼互动,虽然看上去形式热闹,但却未必有效。从教师准备的材料来看,不具备代表性的材料让幼儿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声音,如报纸的声音和塑料纸的声音就让幼儿很难说清楚。其实,在选择材料时,教师应思考:“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材料”“这个材料可以省略吗”。这样就可避免发生案例中的情况。教师应该从追求表面的丰富、多样,转变为关注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2.减少虚假的开放,实现真正的自主

有的教师认为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不应该直接教幼儿怎么做,而应该让幼儿自主尝试。这种观点看似是正确的,但过度的开放反而会让幼儿无所适从。集体活动结束后,幼儿进行个别的手工操作活动,这时,一位幼儿面对很多的工具和材料,不知如何选择,她焦急地询问老师:“老师,我怎么做呀?”老师很真诚地说:“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呀。”幼儿仍然不知所措……

这个例子就体现了“开放自主”应该是有度的,教师的应答看上去很开放,强调了幼儿的自主性,但结果却影响了幼儿的活动效果。原因在于,教师将幼儿的自主学习简单地等同于让幼儿自由地学习,忽略了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这种虚假的开放对幼儿的自主学习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幼儿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参与活动。

3.减少消极的暗示,进行积极的引导

理想的师幼互动需要教师在互动中帮助幼儿发现、解决自己的问题。当幼儿出现问题时,应杜绝消极的暗示,进行积极引导,帮助他们自己发现答案。如小班综合活动《有趣的小路》中,教师请幼儿选择正确的图形将小路填平,教师为本次活动设置了难点:有一个地方需要幼儿用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或用两个半圆形拼成一个圆形才能把小路填平。能力较强的小羽首先发现了这个秘密,并很快地完成了任务,但是其他幼儿一直没有完成。教师为了让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就说:“小朋友,看,小羽用两个长方形拼在一起变成正方形把小路填平了,小羽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教师这一消极的暗示将本该由幼儿回答的“用两个长方形拼在一起变成正方形”隐含在了提问中,原本可以引发全班幼儿思考的难点问题变成了简单的复述过程。对此,教师提问应该改为:“小羽,你是怎样把这里填平的?”再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做呀?”这样就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幼儿聚焦于问题的关键点或难点,引发理想的师幼互动。

4.减少浅层的再现,注重理性的提升

师幼互动中教师的追问能力也很重要,追问一般需要教师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分别是什么,才能根据幼儿的能力提出适宜的问题。如在综合活动《各种各样的鞋子》中,教师为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有特殊作用的鞋子,请几名幼儿分别扮演小客人,并请其他幼儿猜一猜他们需要什么鞋子。一名幼儿通过小客人溜冰的姿势,猜出他需要溜冰鞋。这时教师说:“啊,你真棒,猜对了!”接着就继续下一轮活动。但其实,这位幼儿能猜出答案只是经验的简单提取和再现,这时需要教师帮助幼儿归纳、明确该答案的形成。因而教师可追问:“你是怎么猜到的?”以此帮助幼儿自己归纳出这类鞋子的特点。这种有着明确的目标意识的互动才是有效的。

对于教师行为改善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教师必须参与到反思的实践中去,留心自己的行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对幼儿采取积极的支持性的行为,从而帮助更多的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