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早教

​用爱守护儿童的生命和健康

2014-12-31 15:51:57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管理论文

近年来各地幼儿园屡次发生伤害幼儿身心健康和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山西太原五岁女孩在幼儿园遭老师狂扇耳光七十次;陕西、吉林、湖北等几所幼儿园,为了保证出勤率,给幼儿喂起抗病毒的药!“虐童”事件、“药幼儿园”的出现让我们震惊。

用爱守护儿童的生命和健康

用爱守护儿童的生命和健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强调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应该说,幼儿园是地球上最充满阳光的地方,因为这是纯洁无瑕的童心和大爱无疆的师爱共同栖息的神圣地方。但是面对幼儿园频发的虐童、伤害幼儿身心健康的事件,以及食物中毒、校车事件等危及幼儿生命安全的事件,这个神圣的地方在一点一点地被侵蚀,也加剧了社会公众对幼儿园的不信任感。

身为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面对这样的事件,首先感到的就是愤慨,由于个别教师专业伦理底线的失守造成了幼儿身体、心理的伤害,危害了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其次,也让我们反思这些事件中折射出来的相关问题,显而易见,幼童伤害事件的发生往往与教师专业伦理道德素养的缺失以及园所的组织管理不善有很大的关联。3-6岁的幼儿好奇、好动、易兴奋,但缺乏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守护儿童的生命和健康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该如何来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呢?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比较长,教师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便是保护幼儿的安全。作为安全工作执行者,面对身心发展迅速,同时容易受伤害的幼儿,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富有爱心、责任心,热爱幼儿,珍惜幼儿的生命胜过自己的生命,把保护幼儿的生命看作是自己至高无上的责任。那么,这样伤害孩子的行为就绝无可能发生。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并从专业态度、知识和能力三个层面相互呼应,全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幼儿园要通过师德主题教育、师德大讲堂、评选师德标兵等系列活动,帮助教师真正把这些知识内化并切实践行,努力做孩子生命的守护神,做一个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激浊扬清,坚守伦理底线的专业教师。同时对于出现体罚、伤害幼儿的教师坚决“零容忍”,将其过错与绩效、评优挂钩,严重者清退出教师队伍。

制度与执行——安全工作的基石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安全意识必须摆在诸项工作的最前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每一个时段、每一个教工都应具有可知性,可操作性的安全措施,健全的幼儿园安全工作制度及精细化的管理执行是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幼儿园应根据幼儿园中教师、保育员、保安、医务人员、食堂人员等各岗位人员的工作特点,完善各岗位安全工作制度,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做到期签、日查、周检、月报。

(1)期签:每学期初由园长——行政——一线人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责任书中明确规定各人员的岗位安全职责,负责包干的范围;(2)日查:要求一线人员每日对自己包干的范围的设施设备进行自查,有问题及时汇报;(3)周检:行政人员每周对各包干区域进行检查并记录,发现隐患及时整改;(4)月报:后勤部门每月底将本月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情况,形成书面汇报材料,报给上级部门;总务主任随时根据各人员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情况,再次检查、评估。园部还要加大执行力度,将各岗位的安全工作情况与月考核、期末考核挂钩,以此有效发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发现安全问题,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形成人人重视、人人有责的安全工作管理格局。

安全教育——增强幼儿防范意识

幼儿园安全教育将保障儿童身体保健和心理愉悦作为最直接的目的,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能使儿童避免许多伤害性事故的发生。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如小班主题《面对害怕 说出不怕》,通过《啊呜》、《汤姆走丢了》、《安全迷宫》等系列活动,让孩子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等,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大班主题《珍惜生命 感受美好》,通过《一片叶子落下来》、《会说话的安全标志》、《紧急电话的用途》、《哪些东西有生命》,进一步引发幼儿对安全生活的关注,具备初步的自救知识,懂得珍惜生命。

其次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增强孩子的自我防护能力。如丁丁将纽扣塞到自己的鼻子里,睡觉时,疼得哇哇大哭,老师发现后把他及时送到医院,进行了及时的救治。通过这件事让孩子懂得,不能将小东西塞进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最后将安全防护工作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的视线里永远有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时机,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对一些危险的动作要进行及时的制止。

生命之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护幼儿安全是所有幼教工作者的天职。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用爱与责任守护孩子的生命,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平安、健康地成长!

请原谅孩子的表达能力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很弱,词汇量不够发达,记忆力也有限,很难将事物之间的时间、因果关系进行关联,自然也无法通过语言进行复述,属于“茶壶煮饺子”的状态,肚子里有,但倒(道)不出。有时,父母急于想从孩子口中获得一些信息,便不断催促,或连蒙带猜地给予猜测性的提示,比如:“别人打了你,是因为你抢了他的玩具吗?”如此猜测性的提示不但不能让孩子理清思路,还会让孩子觉得你根本不理解他,这种被“误读”的感受甚至会让孩子感受气愤,加之不会表达,孩子会逐渐选择干脆不说,或转而选择用哭泣、暴力来表达情绪。

闭嘴是自我保护

对于小孩子来说,尤其是一些性格弱势的孩子,面对一切不确定的因素,紧闭自己的小嘴,拒绝交流是他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

在生活中,也可能因很多行为和态度的影响,让孩子越来越惧怕表达,选择将事情埋在心底。比如当他开口表达想法时,同学或长辈讥笑、批评他的不足;当他开口提要求时,长辈、老师责备他的需求;当他向家长倾诉不快时,父母不耐烦地让他闭嘴,或根本不放在心上……孩子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当他的表达一再不受重视,甚至还要遭受讥笑和责备,那让他如何继续敞开心扉?

家长积极倾听

孩子的表达需要家长“等一等”,这个“等”就是在倾听时拿出足够的耐心。当孩子倾诉时千万不要催促,否则孩子会感受到你嫌他慢,这份紧张会让他更羞于表达。

孩子说话的过程中,家长不仅要表达关切,点头以表示积极的回应,让孩子知道,你是关心他的,是在认真地倾听,一个细节都不会落下。

请停下手里做的所有事情,如果一边看电视一边听孩子说话,孩子会感受到你的不专心。

不要打断孩子,不要抢话,急于训斥孩子:“你当时怎么可以这样!”请耐心让孩子把话说完,打断会让孩子紧张。

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弯下腰,俯下身来倾听,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

STEP1 共情 帮助孩子表达

共情是一种心理咨询中的技术,但其实它也无所不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对于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共情是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即真切地去理解孩子的感受,然后再把孩子的感受表达出来。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强,所以需要家长帮助其表达,但这种表达绝对不是胡乱猜测和误读。比如你的孩子在幼儿园被人欺负了,回家一直哭,这时你可以如此共情,“妈妈知道你今天很沮丧,很委屈,因为有人伤害你了。”家长准确的共情其实也是对孩子进行表达训练,在这番共情中,孩子可能就学会了“委屈”和“沮丧”,以后就会运用这两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了。

STEP2 词汇 从听故事开始

通过听故事、儿歌,让孩子接触丰富的信息,让孩子在故事中体验角色的情绪和表达。对于表达能力特别弱的孩子,父母要有意识地在给孩子讲故事时重点描述角色的情绪变化。词汇量的积累是准确表达的基础,让孩子多学习能够表达情绪的词汇,如不开心的词汇可以分为:郁闷、委屈、气愤、懊恼、焦虑等,通过不同的故事让孩子理解这些词汇的不同含义。

STEP3 语言 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不仅需要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对孩子语言、语用的考验。在平时的训练中,家长要引导孩子注意说话的顺序,厘清事情发展的前后关系,这种复述的训练不仅是在锻炼孩子的表达和语用,对于孩子的记忆力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