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早教

​成长=反思+经验

2014-08-16 15:20:02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园教育

幼儿的成长是要积累丰富的经验,这样的成长过程适用于教师,也适用于孩子,教育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全面提高技能。那么帮助孩子提升反思意识,定会利于学习和发展。

场景一:

音乐活动《歌唱春天》中,老师提问:“春天是什么样的?”幼儿:“春天花开了,草也绿了!”老师:“说得真棒!”幼儿:“春天总是生病!”孩子们听了大笑。教室场面有些混乱了,这个出乎意外的回答着实吓了老师一跳。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意料之中的答案,评价只是“好的,真棒”,可是至于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想必大多数孩子,甚至是回答问题的幼儿自己都没有弄明白。对于那些意料之外的答案,老师干脆不闻不问,就让大家在哄闹中一笑了之,只有善于反思的教师,才能教会孩子反思。

场景二:

根据图谱幼儿掌握了歌词内容,老师请小朋友和着钢琴的声音来唱歌,孩子们情绪愉悦,大声地唱了起来,可是声音真的不好听,因为孩子音量过高,他们根本听不见钢琴的旋律,演唱可谓是“歌不成歌、调不成调”,有的孩子还扯着脖子直叫。演唱结束后,老师问:“你们唱得好听吗?”孩子异口同声并且响亮地回答:“好听!”老师问:“真的唱得好吗?”孩子对于老师突然的反问傻了眼,孩子们没有回答,只是小心地看着老师。老师又问:“说说你们的感觉,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呢?”有一个孩子战战兢兢地说:“有点吵!”老师立刻回应:“说得好,我和你有一样的感觉,有点吵!”紧接着老师又问:“想想怎样才能把歌唱好听呢?”幼儿根据老师的提问思考起来,当孩子再次演唱时,明显有了很大的进步。

教师运用反问引导幼儿尝试反思自己的行为,显然教师的方法是正确的。孩子们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发现了问题,并且自己做出了适当的调整,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活动过程中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反思,真正体现了活动的主体性。

案例中的这一幕,常常发生在集体教学中,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幼儿养成反思意识,那么势必会造成幼儿的盲目自信。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棒的,但必须建立在对自己行为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因此帮助幼儿建立反思意识是必须的,并且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关注与倾听是幼儿反思意识养成的前提

关注幼儿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心声,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只有建立在上述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不能只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就对幼儿的行为妄下判断,剥夺孩子自我反思的机会。所以教师要多问问孩子“你是怎么想的呢?”然后主动告诉孩子“我是这样想的……”只有在这样的平等交流中,孩子的反思意识才能逐渐形成。

2、反思型教师是幼儿反思意识养成的支撑

俗话说,“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善于反思是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标准。我相信只有具备反思意识的教师才能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发现问题,通过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帮助孩子客观地分析现实,养成反思意识。

3、运用与实践是幼儿反思意识养成的保障

经验总是需要在实践中积累,能力更是在实践中提升。所以教师要为孩子创造反思的机会,提供反思的线索。我们需要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还可以引导他们反思同伴行为,只要我们在活动中多问一问“你有什么感觉?”“对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觉得这样做怎么样?”等等,就可以帮助幼儿在实践中逐步提升反思意识,幼儿将反思转变为一种习惯。

4、评价与引导是幼儿反思意识养成的关键

希望幼儿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行为,教师的评价是关键。但评价必须具体,对于错误的要立即指出,决不能不闻不问;教师对于正确的答案除了直接肯定更重要的是总结提升,在评价中让孩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能简单的“很好,你真棒”。有了科学的评价,正确的引导显得特别重要,如片段二中的描述就很具体,教师的引导型提问,就为孩子提供了自我反思的方向和目标。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