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和幼儿相处一段时间,相信老师们都可以体会到幼儿注意时间短、充满好奇心与想象力,随时都想看、想听、想吃、想闻、更想动手做的特质。当老师“忘了”这些特质时,教室里就可能出现这样一些画面:
一群孩子仰着头,瞪着双眼,直盯着老师的手——指着一张高挂在黑板上的儿歌海报。或是老师面对着三十几个幼儿,手中拿着一张小彩色纸,要求他们逐步跟着折纸。折好第3个步骤时,有人开始跟不上,“老师我不会”的求救声四起,空气中弥漫着不安与躁动。老师高喊:“不要吵!老师在讲话,你们怎么可以说话。”最后只有两个人自行完成作品,老师带着怒意,一一替其他孩子折出一件件“作品”。
因此,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必须认清幼儿的特质,提供一个能帮助孩子身心健全发展的理想环境,让每个孩子在进入这个“环境”后,能够如鱼得水,深刻体会到“这里”是专门为他准备的地方,他每天都可以在这个环境中:
按自己的兴趣、能力与发展阶段,寻找他最“需要”的东西,从容地学习。
拥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展现自我。
从亲身体验或探索事物中,获得成就感。
愉快地成长,不用担心会遭受斥责或赶不上别人。
学习自律、承担责任,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
与同伴分享经验。
觉得被爱,肯定自己也接纳他人。
或许老师们已经开始想,如何规划一个如上文所述,符合幼儿“人性”的学习环境呢?其实“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是实践这些信念的唯一途径!所谓“个别化”,并不是指形式上的一对一,而是提高幼儿直接与“人”和“物”的接触概率,让他们直接在环境中探索,寻找自己需要的“刺激”。“个别化”强调的是“幼儿本位”,打破任何统一的模式,随时给予每个人多重选择机会、多条成长之路,以发挥最佳的学习效果。要落实“个别化”的途径很多,如缩小老师与幼儿人数间的比例、实施小组活动、实施过程式评价记录,或让幼儿自我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