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脐疝是小儿常见病吗?有什么症状?如何治疗?

脐疝是小儿常见病吗?有什么症状?如何治疗?

最佳答案
RomeoChen
“肚脐眼”突出,医学上称为“脐疝”,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婴儿出生后,脐部是一个先天性薄弱点,凡是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脐疝外突,例如咳嗽、打喷嚏、哭闹等。小儿安静或平卧时,突出的肠子返回腹腔,肿块消失。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发育,疝孔逐渐缩小,最后闭合,脐疝消失。一般在1~2岁以上,小脐疝(直径在2厘米以下者),可请小儿外科采用保守疗法,用胶布粘贴,每1~2周更换一次。此法的缺点是胶布容易刺激皮肤,应仔细观察贴胶布处有无皮炎,绝不可在家自行乱贴。若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脐疝孔较大,则应去医院手术治疗,其效果甚好。 脐疝病儿一般并无痛苦,并不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仅极少数发生肠子嵌顿。个别小儿可能因局部膨胀而有不适感觉。有些家长为了不使其脐疝膨出,使小儿尽量少哭或不哭,对小儿百依百顺,日久后会造成心理发育障碍,必须注意这一点。 新生儿脐疝时如何减少肠管疝出? 对于脐疝患儿,为了减少肠管疝出,促进疝愈合,应设法降低患儿腹压。如尽量减少患儿哭闹;预防和治疗婴儿喘、咳病症,防止患儿出现便秘等。也要采用束带胶布或绷带包扎等办法压迫疝环,阻止肠管疝出。但要注意预防脐部受压引起脐炎等并发症。最好让医生看一下。
2015-12-25 15:07:24
其他答案(共 4 条)
yiyidayday
“肚脐眼”突出,医学上称为“脐疝”,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婴儿出生后,脐部是一个先天性薄弱点,凡是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脐疝外突,例如咳嗽、打喷嚏、哭闹等。小儿安静或平卧时,突出的肠子返回腹腔,肿块消失。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发育,疝孔逐渐缩小,最后闭合,脐疝消失。一般在1~2岁以上,小脐疝(直径在2厘米以下者),可请小儿外科采用保守疗法,用胶布粘贴,每1~2周更换一次。此法的缺点是胶布容易刺激皮肤,应仔细观察贴胶布处有无皮炎,绝不可在家自行乱贴。若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脐疝孔较大,则应去医院手术治疗,其效果甚好。 脐疝病儿一般并无痛苦,并不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仅极少数发生肠子嵌顿。个别小儿可能因局部膨胀而有不适感觉。有些家长为了不使其脐疝膨出,使小儿尽量少哭或不哭,对小儿百依百顺,日久后会造成心理发育障碍,必须注意这一点。 新生儿脐疝时如何减少肠管疝出? 对于脐疝患儿,为了减少肠管疝出,促进疝愈合,应设法降低患儿腹压。如尽量减少患儿哭闹;预防和治疗婴儿喘、咳病症,防止患儿出现便秘等。也要采用束带胶布或绷带包扎等办法压迫疝环,阻止肠管疝出。但要注意预防脐部受压引起脐炎等并发症。最好让医生看一下。
2015-12-25 15:17:24
L斌斌13
您好;脐疝是小儿常见病,特别是早产儿因腹肌薄弱,发病率更高;脐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处,且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形成脐疝发生的条件。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泻、过多哭闹等,皆能促使脐疝的发生。
2015-12-25 15:27:24
迷失花园de俐
“肚脐眼”突出,医学上称为“脐疝”,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婴儿出生后,脐部是一个先天性薄弱点,凡是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脐疝外突,例如咳嗽、打喷嚏、哭闹等。小儿安静或平卧时,突出的肠子返回腹腔,肿块消失。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发育,疝孔逐渐缩小,最后闭合,脐疝消失。一般在1~2岁以上,小脐疝(直径在2厘米以下者),可请小儿外科采用保守疗法,用胶布粘贴,每1~2周更换一次。此法的缺点是胶布容易刺激皮肤,应仔细观察贴胶布处有无皮炎,绝不可在家自行乱贴。若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脐疝孔较大,则应去医院手术治疗,其效果甚好。 脐疝病儿一般并无痛苦,并不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仅极少数发生肠子嵌顿。个别小儿可能因局部膨胀而有不适感觉。有些家长为了不使其脐疝膨出,使小儿尽量少哭或不哭,对小儿百依百顺,日久后会造成心理发育障碍,必须注意这一点。 新生儿脐疝时如何减少肠管疝出? 对于脐疝患儿,为了减少肠管疝出,促进疝愈合,应设法降低患儿腹压。如尽量减少患儿哭闹;预防和治疗婴儿喘、咳病症,防止患儿出现便秘等。也要采用束带胶布或绷带包扎等办法压迫疝环,阻止肠管疝出。但要注意预防脐部受压引起脐炎等并发症。
2015-12-25 15:37:24
系统科学的掌握母婴知识!订阅乖乖网官方公众微信号:guaiguai_v5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