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宝宝“三心二意”≠不专注

2014-07-17 11:41:20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孩子三心二意的不专注你是不是很苦恼,其实这两者不能相提并论,“三心二意”并非是不专注,相信每个看到这个不等式的爸爸妈妈都会在心里打个大大的问号。按理说,这二者之间应该画上等号才对!不过,对宝宝来说,这个等式确实不成立,因为宝宝天生就有一种神奇的本能一心多用,即同时关注好几件事,这也是宝宝常常表现得“三心二意”的根本原因。宝宝越小一心多用的本领越大。

宝宝之所以具备这种本能,跟他吸收外界信息的方式有关。事实上,只要他置身于某个环境,他的各大感官及心灵便都处于开启状态,于是,来自环境的一切刺激——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嗅觉的、情绪的……全都无条件接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因为我们总在跟宝宝强调要专注、专注、再专注,他才不得不忽略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信息,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这个不被我们所知、所重视的本能就逐渐被遏制了。更糟糕的是,因为不了解宝宝有这样一个本能,我们还可能误解他,想当然地给他贴上不专注的标签,给他额外施加压力。

宝宝这种一心多用的能力是环境所致,还是一种本能呢?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宝宝都表现出一心多用的本能。

要求专注违背成长的需求。近几年,国外有研究证实了宝宝具有一心多用的本能。如果我们强求他“专注”于一件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违背成长需求的做法。

相信大多数妈妈有过这样的体验:宝宝要求你给他读书,可刚读了一两页,他就跑一边玩玩具去了。于是,你认为他不想听了,很无奈地停了下来。奇怪的是,当发现你停下来之后,宝宝往往会跑回来要求你继续读。如此反复,宝宝好像是专为了折磨你。不了解宝宝可以一心多用的妈妈就会为宝宝的这个行为抓狂,或逼迫他安安静静待在身边听,或无视他的要求不再给他读书,以此来惩罚他的“不专心”。如果了解了宝宝的这个特点,你就无须在意他是否在身边看着书听讲,只要他有需求,便尽管自顾自地继续讲下去。如果不确定他是否在听,可以暂时停顿一下,看看他的反应再继续。不仅读书如此,在宝宝玩玩具的时候,还可以时不时给他放点背景音乐,或者外语、古诗词等音频材料,通过这些给予他听觉刺激。当然,不能走极端,因为宝宝可以一心多用就拼命给他多方位的刺激,甚至给他提供一个非常嘈杂的环境。相反,一定要认真观察宝宝,看他的反应。当有迹象表明宝宝不想要这些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收手。把握度很重要,一切都要以宝宝的反应为准绳,随时调整。

“三心二意”并非是不专注。或许有些爸爸妈妈会感到疑惑:如果不给宝宝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他将来会不会变得“不专注”呢?实际上,“专注”与否首先是受我们的意志支配的,跟人类这种一心多用的本能不抵触。如果习惯了在一个相对嘈杂的环境里游戏,宝宝排除干扰的能力会发展得更好。相反,假定从宝宝一出生就给他营造一个很安静的环境,那么,他习惯了这样一个环境,一旦环境变得稍微嘈杂点,他就会受不了。虽然宝宝有一心多用的本能,但是,当他需要集中注意力在某件事情上时,他一样可以自如地屏蔽掉其他信息。这算是宝宝的又一个本能。这样的情形一般发生在宝宝内心有足够安全感(比如,爸爸妈妈陪伴在他身边,让他觉得很安心;或者在一个他非常熟悉的环境,他很清楚这个环境不会带给他任何伤害)的时候。

你可能已经发现,宝宝玩某个游戏或玩具时很入神,即便喊他,他也跟没听到一样。当宝宝听不到你说话的时候,你会很恼火,以为他“不乖”,无视了大人的“权威”。这种评判对宝宝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他确实没有“听到”,除了他正在关注的事,其他的一切都被他屏蔽掉了。了解了宝宝这个特点后,再遇到类似情形的时候,如果不是必须打断他,你最好三缄其口,给他一个专注做事的机会。如果有打断他的必要,那就走过去,搂着他的小肩膀,看着他的眼睛,温和地提醒他注意,而不是在一边喊,越喊声线越高,火气越大,直至最终火力爆发。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