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抗生素当成包治百病的良药,只要宝宝一感冒就挂盐水,一咳嗽就吃消炎药。这里列出抗生素使用常见的四大误区,并指出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希望家长能走出抗生素的使用误区,不要让孩子成为“耐药宝宝”。
抗生素使用的常见误区
误区1:无适应症用药
有些家长嫌带孩子到医院看病太麻烦,孩子一旦感冒、发烧、咳嗽或拉肚子就习惯到药店买阿莫西林或头孢给孩子吃,简直是把抗生素当成“万能药”。而很多疾病,如普通感冒、过敏性咳嗽或感染后咳嗽、注射疫苗后发热、夏季热、非细菌性腹泻(如秋季腹泻)等用抗生素是无效的,还有一些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手足口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在未并发细菌感染时也完全不需要用抗生素。
误区2:超剂量或超疗程使用
有些家长治病心切,力求立竿见影,盲目加大抗生素的用量;还有的特意延长用药时间,想当然地认为多巩固两天总不会有坏处。其实不然。随意加大剂量,尤其是超过正常剂量的上限,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另外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会使机体处于一种“依赖”抗生素的状态,从而不能主动调动免疫系统与病原微生物做斗争,久而久之,免疫系统就会因得不到“刺激”和“锻炼”而丧失免疫功能,一旦病原体入侵就无法对付。
误区3:剂量或疗程不足
有的家长则把抗生素的副作用看得很大,产生了一种戒备心理,看病时甚至强烈要求医生不用抗生素,或尽管开了抗生素但回家不给孩子用,或本应一天三次就只用一次,症状稍有改善就停药,结果导致病情反复,拖延不愈;而细菌接触低剂量的药物后发生适应性变化,反而更容易产生耐药性,从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如果有适应症时,拒用或少用,对细菌而言,无疑都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误区4:一时没见效就更换
抗生素发挥疗效有一个过程,不同的疾病以及同一疾病不同严重程度,选用的品种、剂量与疗程也不尽相同。一般需用药3~5天后评判疗效,有效则用够疗程,无效则换药。1~2天就更换一次品种的“蜻蜓点水式”的治疗非但效果不好,还容易使疾病蔓延;再者,抗生素用得越多,细菌的“经验”就越丰富。
tips:抗生素≠消炎药
很多人习惯将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其实,抗生素和消炎药是两类不同的药物抗生素多用于细茵感染性炎症,消炎药一般用于非感染性的炎症抗生素只能对付细茵引起的炎症,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以及无菌性炎症是不起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