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儿又一次因为跟同伴争抢玩具而大哭,我开始焦虑她的入园适应问题。由于月龄较小,跟其他孩子相比,女儿诸多能力都不占优势,可她喜欢当第一,常常以大姐姐的身份自居。我担心入园后她不能跟同伴友好相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我要不要帮助她去面对?我是否要将她的特点告诉老师,让老师更了解她?但这是否会影响老师的判断,致使老师给孩子贴上“标签”?我是否要帮孩子找个好朋友,也许这会促使她更愿意入园……
即使有十几年的学前教育修习经历,我还是像所有妈妈一样焦虑、担心,想去帮助孩子,恨不能代替孩子去面对这种种问题。可我也觉察,我触碰到了孩子的“自我界限”——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及权利范围。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应当有一个“自我界限”。但在面对幼儿时,很多成人的“界限感”是模糊的。比如,成人不相信幼儿能够判断自己是否饥渴,于是每天好几次地督促幼儿吃饭、喝水(甚至追着喂饭、喂水);在幼儿游戏时,成人突兀介入,“指导”幼儿选择某种游戏,还规定游戏的人数和玩法;当幼儿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时,不关注原因,不愿等待,急于灭火……这些现象中,成人的“界限感”模糊,不能准确判断幼儿的发展水平,他们的关心之举,无形中侵入了幼儿的“界限”,弱化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导致儿童自我表现的空间过小。而对于幼儿来说,来自成人的过多干涉会让他们觉得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的事,从而丧失主体意识,试想,如果连诸如吃饭、喝水等基本的生理体验都需要他人决定,幼儿将很难体验到自己的“界限感”,其自我意识、判断能力、自主性的发展自然比较容易缺失。
成人无法替代幼儿去感受、去认识,幼儿需要在面对问题的过程中完善原有的认知,不断地去顺应与适应,这才是成长。因此,家长、教师需要不断地明确、建构“自我界限”,并不断调适,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去侵犯他人的界限,尊重幼儿,让他们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