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功的人士,一定是排除别人的干扰,也尽量不去干扰别人,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不变的追求和梦想。
昨天看中央7台有一个军歌演唱选拔比赛,四支队伍旗鼓相当。印象最深的的是两支队伍都选择了《映山红》。第一支队伍女生独唱,六位中老年歌手伴唱。第二支是四个男孩儿通过吉他演出通俗味道。妻子和老丈人都非常排斥第二种演绎风格,我则表示非常欣赏。评委的判断没让我失望,吉他弹唱《映山红》得了第一名。
得分最低的是男生合唱,他们从头到尾合唱,中规中矩。娄乃明当场的点评很精彩,她说看一种艺术表演成功与否的标准就要看到他是否能影响到观众,你的一个表情一个声音,如果让观众注意到了,那才是有效的演出……我非常同意她对艺术的理解,如果我们只想着自我的表达,那艺术就成了自言自语。
但艺术毕竟不是生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影响到别人,就会让别人感到厌烦的,成为了社交方面的一大障碍。在中国的餐馆,我们经常感受到和门外大街上一样的热闹。靠窗哥儿几个喝酒,碰杯的声音能传到靠门坐的的大妈耳朵里,不知道还以为一家子包场了。
有一次,我去妻子的小学接她,老远听到一位父亲对自己身边的儿子大放厥词,“你为谁学呢?为我学吗?”声音很大,不仅震惊了他身边的儿子,还有别人。姑且不说这种语言是否合适,他的表达方式干扰到了周边的人,这种不好的习惯很可能被他的儿子日后习得。国外的手机投放中国市场,本土化的一个细节就是将铃声的音量提高若干分贝。中国人也喜欢把手机的声音开得很大,让人以为自己业务很忙,不是等闲之辈。有这个必要吗?
家长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比如总喜欢靠某种言语、动作、表情或声音吸引到别人注意。有时候也许不是喜欢,是一种追求别人认可的表现。这种做法会带来以下后果:
其一,流于形式,变得肤浅。我们经常靠自己本身而不是成功表现吸引别人注意,会给人一种欠踏实、欠肯干的感觉。同时,我们自己在处理问题上也会倾向于草草了事,不会去深入思考。
其二,影响社交,人际疏远。任由自己的脾气去影响别人的正常视听,会让周围人表示反感,别人会认为此人虚张声势,甚至自私自利。一个总干扰别人的人,不会让人觉得是淑女或者绅士。
其三,消耗精力,浪费时间。我们与其争取别人的注意,不如集中精力做出令人注意的成绩。在这个视觉社会里,大家都渴望被别人关注,受到别人的喜爱。但当我们采取不恰当的方式,往往让别人感觉难以接受,徒增几分厌倦。
其四,失去自我,淡忘目标。当我们去无意识影响别人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本来要表达的内容,还有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真正成功的人士,一定是排除别人的干扰,也尽量不去干扰别人,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不变的追求和梦想。
其五,心灵痛苦,感觉空虚。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在很多时候,痛苦的人是自作自受,自己不良的行为导致了自己不良的心理体验。
热情并不代表干扰别人生活。热情是替别人着想,而不是怕别人孤独寂寞不适应。去干扰别人,那是自己内心的粗俗表现,是不考虑别人的表现。
我们要教会孩子,为别人着想的第一步,就是不干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