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家长对宝宝的生理需求关心得比心理需求关心得要多得多。也对,宝宝的生理需求是硬性需求,刚性需求,如果宝宝不能健康地生存,那一切心理和教育都无从谈起。
可问题是,我们很多家长对宝宝在生理上的呵护越来越讲究,越来越细腻,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一有头疼脑热,本来可以在家里用点儿小儿药就能治好的,也要全家上上下下齐动员,非要到大医院排队挂号看专家不可;如果哪个宝宝长得比其他宝宝小一点儿,瘦一点儿,也会成为全家人的一块心病。在曰常护理上更是精细得无以复加,仅一张纸巾,就分成给小宝宝专门擦嘴唇的、专门擦小手的,甚至还有专门擦小屁屁的……诚然,对于小宝宝的呵护没有止境,越周到越细致越好,这是享受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可是与此相比,家长们在宝宝心理需求方面的投入就显得太少太少。
有家长说我们在早教上的投入可不少!这样说,其实是把“宝”全押在每周一次的早教课上,而忽略了日日夜夜陪伴宝宝的“第一任老师”的职责。而且这样的家长往往只关注宝宝智力或文化知i只,抑或是才艺之类的发展,不免有些急功近利,希望宝宝从早教机构一出来就变成个神童要想让宝宝在漫长的人生中,能够胜任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在满足了宝宝的基本生理需求之后,其实满足宝宝曰常的心理需求更加重要。要宝宝将来能够发展成良好的人格品质,除了先天的气质以外,起码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良好的教养环境;二是良好的教养方式。
所谓教养环境,并不是说你家房子有多大,装修有多豪华,也不是给宝宝提供了哪些昂贵的生活用品;而是指给宝宝创造一个家庭成员之间感情融洽、宽松舒畅的环境,比如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宝宝之间要互敬互爱、互相关心体贴,这才会对宝宝的心理发育和智力提升起到更多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谓教养方式,是指作为家长必须了解宝宝的心理世界,最大限度地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用正确的方式应对,以便保证宝宝的心理健康发展。比如宝宝的心理问题你是否明察秋毫?你跟宝宝的沟通方式是否正确?宝宝的情绪如何得到良好的管理?宝宝什么样的表现是心理健康或不健康的?宝宝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都表达了些什么内容?你是否像了解纸尿布或纸巾的品牌、品种以及用途那样细致地了解宝宝的心理状况呢?你是否做到了像关心宝宝生理需求那样关心宝宝的心理需求呢?对宝宝生理上过于细腻的保护真的那么重要吗?那些年,几乎所有的妈妈都是一条毛巾和几块尿布把宝宝拉扯大,中国人不是也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了嘛!
对宝宝生理需求的满足容易做到,因为市场上有了更多护理用品,家长可以用钱买到,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顺手;而心理需求的护理却需要家长花更多精力去学习,去实践,去亲力亲为,我们不一定要每个家长都成为婴幼儿心理专家,但是起码我们在宝宝心理需求的天平这一边多加个砝码,你的宝宝就会更加受益,容易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