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宝宝入园注意事项

2014-09-10 22:35:09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入园须知 宝宝入园

我只有三岁多,除了家里人,还有家里的狗之外,在这个世界上认识的人不超过两位数。突然间,就被送到一个地方,关了一堆和我一样大的小孩,完全都不认识,然后规定我们不许这个、不许那个。啊!隔壁桌的那个长得很萌、其实很狠的家伙又踩我脚了!妈妈,快点来!爸爸,怎么办?

看了上面的内心独白,你有什么感觉?焦虑、不安,以及一堆的不确定感和无助感,正是初入园宝宝的共同心声。

初入园,孩子至少需要适应以下4个方面:

A.分离焦虑:与亲密、熟悉的关系暂时性分离,适应一种新关系。

B.生活习惯的改变。

C.人生第一个大的角色变换:由孩子变成学生(国外在这块更迟,中国真的很早)。

D.由几人关注一个娃到两三个人关注几十个娃,关注度大量下降。

爸妈焦虑,孩子就更焦虑

入园焦虑,是指幼儿进入陌生情境(幼儿园)时,在适应期所产生的心理焦虑。独生子女现象使入园焦虑更加强烈,升级到孩子与爸妈乃至祖辈的多重焦虑。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爸妈也得了入园焦虑症,孩子的适应期就更久,因为爸妈会把自己的焦虑投射给孩子,加重孩子的焦虑。

利用小伙伴的力量

入园焦虑处理良好,可以帮助孩子带着自信走进人生的第一个社会化角色,甚至还可以纠正家庭原先形成的不良养育方式。那爸妈们要怎么做呢?

有一个办法值得尝试:找些与孩子认识的、在这个幼儿园上学且适应良好的孩子一起玩。当另一个孩子能够明确表达对一件事物的好感时,这种好感往往容易传染,能更深地建立初入园幼儿对幼儿园的认同感。

让安全感替你陪伴他

孩子入园后出现哭闹非常正常,且值得重视:哭闹从来不是用来哄能解决的,你得倾听和看见孩子哭闹后的动力与需求,他们才没白哭一场。

分离焦虑重的孩子,入园头几个月如果不能半托,可以选择中午回家的模式。经历半天的适应后,回到家里这个“安全基地”,对孩子来说是较好的选择。

孩子回家后,要认真观察其表现。细心的妈妈总能在孩子的表情里读懂今天发生了什么。及时给予理解与支持,加强亲子沟通的质量,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慰。

有一个行为,务必大力提倡:分离时明确和孩子约定来接他的时间,请孩子帮助老师一起照顾好他自己,同时坚定而温和地告诉孩子——现在爸妈暂时先离开,下午保证准点来接你!这样做等于把安全感留了下来,代替你照顾他一整天。

千万别听偏方:悄悄溜掉。你一定会后悔的。

孩子需要支援的3种信号

宝贝们如出现以下表现,就是需要得到父母支持的时候:

表现一:很快就生病了,而且反复生病。这往往代表孩子需要“暂停”,回到爸妈的怀里,养养小心灵。同时,爸妈们也要注意检查亲子关系在孩子心里形成的安全基地是否不够深厚,是否不足以让孩子消化和适应新的环境。

表现二:在学校有暴力行为或者总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这是明确的信号,既说明孩子需要支援,也说明原来的教养方式需要调整。

表现三:很长时间都不愿意进幼儿园,或是一个班的孩子集中出现不愿意进园的情况。这很可能反映出幼儿园安排的教师存在问题,需要警惕。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