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啃苹果”啃出来的育子法

2014-08-28 13:16:36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

孩子也有好心办坏事的时候,比如想帮着妈妈洗碗,结果把碗打碎了;想帮妈妈搅鸡蛋,结果鸡蛋撒得满地都是……看到孩子的“杰作”,应该怎么做呢?

那是果果四岁半时,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一进客厅,就看到桌子上摆着一堆苹果。走近一看,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小牙印,—看就是小孩儿啃的。看着满桌被咬过的苹果,心想:难道儿子又调皮了?心里有气,但转念一想,决定先问一问,也许孩子有他的道理。

我把果果喊了过来,摸着他的小胳膊,蹲坐在他身边,问:“苹果是谁啃的呀?”他一脸得意地看着我,拍着胸腩,骄傲地说:“我,我啃的,都是果果啃的。”“你啃这么多苹果干什么呢?”“我想挑个最甜的。”“吃,挑最甜的干什么呢?”我非常好奇地笑着问。“姥姥让我帮她挑个最甜的苹果,我就每个都啃了一口,然后把最甜的给她了。”

听到这里,我哭笑不得,原来啃了这么多苹果,就是为了找一个最甜的给姥姥。我不禁松了口气,原来儿子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啃的苹果。

我说:“果果真棒,那你也帮妈妈挑一个甜苹果,好吗?”“好!”儿子拿起苹果,从头到尾又啃了一遍。我坐在旁边,等着他啃完。接着,我又让他分别给爸爸、姥姥各选一个最甜的苹果,前后挑选出了三个最甜”苹果。“果果真棒!啃了这么多苹果,累吗?”我关心地问。“恩,有点。”“那我们想想,除了用嘴尝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挑出甜苹果?”

说着,我把果果领到了镜子前,果果睁大眼睛,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我说:“你除了嘴巴、还有什么其它器官啊?”果果说:“鼻子、耳朵、眼睛。”

他一边扮着鬼脸,一边朝镜子中的自己坏笑。我看着可爱的果果,追问:“那么,用鼻子能挑出甜苹果吗?”果果用小鼻子在苹果上嗅了嗅,一脸的失望,小手连连摆动,说闻不出甜味来。这下把我也逗乐:“鼻子能闻出什么呢?”果果说:“鼻子只能闻出香臭。”我说:“哦,那鼻子只负责跟气味有关的。那用耳朵呢? ”我接着引导。

果果就把大苹果放在耳朵边听了听,说:“听不出来哪个是甜苹果。”我说:“那耳朵能听出来什么呀?”“脆不脆。”说完他拿起一个苹果,咬了大大的一口。“什么声音啊?这是什么声音? ”我假装四处寻找。“哈哈,是我咬苹果发出的声音啊!我喜欢吃脆苹果。”果果边说边换了一个苹果狠狠地晈了一口: “嗯,这个苹果就不脆,声音不大。”

看他感兴趣,我说:“鼻子、耳朵都不行,眼睛能不能挑出甜苹果啊? ”果果说:“我试一下。”果果挑了一个大的,一咬是酸的,皱着眉说:“眼睛不好用。”我问他:“你用眼睛是怎么选的呀? ”果果说:“我选大的,结果一咬不甜。”

我又问大的不甜,什么样的苹果甜呢?”果果一听,高兴了,说:“看看我挑的甜苹果就知道了。”

于是,我们幵始了“找不同”的游戏。果果把他通过“啃挑”出来的甜苹果放在一起,比较来比较去,发现甜苹果都是颜色红一点、带条纹的、果蒂粗一些的、有点裂纹的。我说:“明白了,原来除了嘴巴,眼睛也可以挑苹果。”

为了进一步调动果果的各种感觉系统,我又跟果果说:“咱俩玩个摸苹果的游戏吧!于是让果果把苹果挨个摸一遍。我说:“果果,摸完了你有什么发现吗?”果果:“有的苹果皮很滑,有的苹果皮上有小疙瘩。”“哦,那你看一下,你挑选的甜苹果和那些不是很甜的苹果,摸起来感觉一样吗?”果果摸了摸说:“有点不一样。甜苹果皮不是很光滑。”我说:“那你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妈妈摸一个甜苹果好不好?”果果很开心地给我摸了一个。

接着我说:“凭感觉,你帮妈妈挑一个苹果,不思嘴,不用眼睛,不用手,就是感觉。”儿子很快就挑了一个,一啃,还真甜,于是开心地跟我炫耀:“我的感觉真对!哈哈。”我问他:“你知道怎么挑甜苹果了吗?”果果说:“知道了。可以用嘴巴,也可以用眼睛,还可以用手,还可以用感觉。

看着满桌啃过的苹果,我依然很高兴,因为果果学会了思考问题。感觉是心智和理性的起源,同时又是心智和理性的归宿,孩子心智发展的@的正是让感觉更敏锐、更丰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

启发、引导孩子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去感觉,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自己去总结、去提炼、去概括。当孩子犯了一些家长眼中的“错误”时,我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冷静,先不要一看到表象,就责备孩子、质疑孩子。

父母应尽荡先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上,多思考一下为什么孩子要这样做。这样,才能明白孩子的动机,正确地进行引导,将“事件”变成一个成功的教育契机。

2.用心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自由、平等、被尊重。

我们不能总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眼睛只盯着孩子做错的事情,以己之心去揣测、定义孩子,而要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否则很容易误会孩子的意图。试想一下,如果我一上来就责备果果啃苹果这件事,那他的爱心就被打击了,以后他还会愿意杯着真诚的爱意,帮别人做事情吗?

和孩子沟通过程中,不要罟怕浪费时间和成本,即使孩子做的一些事情在我们看来是浪费时间,是无益的,比如当孩子发呆时,看似什么事懦也没做,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享受,是跟自己独处的时光。家长只需要静静地陪伴、理解孩子就够了。这也是我们为孩子的成长所必须付出的甜蜜代价,父母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领悟。

3.书本是平面的,生活才是立体的。

生活中的任何事懦,点点滴滴都是引导孩子的好素材。

要尽可能地抓住任何机会,锻炼孩子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我们完全可以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锻炼孩子,调动孩子的所有感官去学习。只要有心,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随时可以成为教育的素材,都可以成为孩子认识与观察的对象。孩子只有全神贯注地通过比较、思考后形成判断,才能最终获得辨别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