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如何为孩子建立规矩好?

2015-09-15 15:51:04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早教 幼儿早教方法 早教育儿 早教方法 早教

当孩子渐渐长大,我们会希望他有相对规律的作息与饮食习惯,我们会希望他遵守一些规则,这个时候往往会遇到孩子的反抗,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权利之争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事件。如果在这个时期父母过于控制,孩子有可能变得完全失去自主性或者是激起他们激烈的反抗,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应对社会的时候是富于弹性的,那么在引导他们适应规则的时候就应该给他们一个富于弹性的环境。

如何为孩子建立规矩好?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社会动物,我们要在社会中工作、生活,都需要去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排队、比如守时、比如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等。社会系统为了自身的运作,有抹掉个体差异性的趋势,而个体在面临这种去差异化时,也会发展出各种应对的方式。有的人完全放弃自我,服从社会的需求,成为彼此相似的大众一员;有的人过分强调个体的差异,不能忍受一点点的规范。这两种极端的应对方式都会使个体承受极大的痛苦,要么痛苦于失去个体存在的意义,要么痛苦于社会对其反抗的镇压。我们当然会推崇一种更为灵活和有弹性的应对方式,在保持自己的个体特性与适应社会规范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身心愉悦地生活。

那么这种取得平衡的能力从何而来?社会化的过程并不是长大成人步入社会才开始的,而是开始于我们的出生。我们都知道,小婴儿的世界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幻想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刚出生的小婴儿是分不清幻想与现实的,甚至分不清自己与世界的差别,是母亲负责将现实世界介绍给他们。母亲通过及时的满足让孩子实现全能幻想,也通过恰到好处的挫折让孩子认识现实。

应如何为孩子建立并维护规则

大的行为准则上,父母要以身作则。我们在之前不止一次提到,父母本身是什么样的人比起他们给孩子讲什么样的道理更为重要,身教永远重于言传。

制定规则要符合孩子的发展阶段。就像我们不会要求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自己吃饭,我们也不会要求一个2岁的孩子要能在45分钟的教学时段里像小学生一样保持安静并注意力高度集中。

向孩子讲述规则要尽量简短,易于理解,而无须说太多的理由。当孩子感兴趣于危险事物时,可用简单的警告或制止。如火炉烫手,垃圾箱脏等。

规则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避免因为父母的情绪波动而随意更改规则。比如,有些父母高兴时,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满足,可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即使孩子的合理要求也会换来一顿批评。

规则也应该有弹性。若真的发生了特殊情况,应该适当变更。比如当孩子生病时,大多数父母都会允许其在床上吃饭,而不是像平时一样必须坐在餐桌边。

坚持正面教育,父母应尽量少用禁止性的描述,而是多告诉孩子此情景下合适的行为方式。比如当我们阻止了孩子拿石头砸鱼缸,我们可以告诉他:"我们知道你很好奇,你可以拿手轻轻地敲鱼缸。"

若孩子试图挑战规则,我们应如何处理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为什么会挑战规则?答案是他要确定他所处的环境是稳定的,可以让他安心地在这个环境中发展与探索。所以并不如大多数人所以为的那样,当孩子挑战规则并获得了胜利时,他会感到高兴,相反,在他的内心深处,他会很恐慌,因为他会觉察到他所处的环境是不稳定的,容易被破坏或摧毁的。于是他进一步试探,去触碰父母的底线,若他一直探寻不到父母的底线,他将陷入极度的惊恐,怀着一线希望他可能会去别的地方寻求稳定性,比如长大之后的学校。

由此我们看到,当孩子挑战规则时,我们要做的是坚守规则,给孩子一个稳定的世界。但是在坚守规则的时候我们也有些注意事项。

在我们说"不"之前,应先共情孩子的感受,告诉他我们很理解他此刻想要做什么。比如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想吃糖……""妈妈知道你现在很想光着脚踩在石头上……"

接下来我要对孩子坚定地说"不",不带一丝犹豫,但这份坚决应如心理学大师科胡特所言是"不带敌意的",我们不应因为他们试图挑战、打破规则而用恶意的言语甚至行动去攻击孩子。我们只需要说"但是现在不可以",无论他如何哭闹,我们都是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他,温和而坚定。

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特点,给出一些他能理解的理由。

比如:"如果把花朵摘下来,它会死去,它会想妈妈,所以我们不能去摘它。"

最后告诉他可替代或延迟满足的可能性,比如"我们明天还可以吃糖……"或者"我们可以穿上靴子踩水……"

父亲在建立与维护规则方面的最重要作用正如我们都已了解到的,父爱有别于母爱,母爱是无条件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父爱的这种有条件性,有其积极的作用,因其有条件,孩子们就可以通过满足条件来获得父爱。父爱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孩子们要遵守的规则。从另外的角度看,父亲是连接孩子与更广阔现实社会的桥梁,父亲本身就代表了规则。所以,当我们开始把规则引入到孩子的世界,父亲的存在很重要。如果父亲缺席,这个家庭的结构本身就失去了稳定性,孩子将变得很焦虑。他可能变得更加逆反,在攻击妈妈的时候期待着那个可以保护妈妈的爸爸的出现。他也可能因为看到妈妈的无可支撑而完全压抑自己的攻击性,变得极其服从规则。所以作为规则化身的父亲,是很重要而不应缺席的。

当孩子被这样温柔而坚定地对待,他自然就生长出这样的能力,在自我表达与遵守规则之间可以获得很好的平衡。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