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让游戏为幼儿非智力因素发展“牵线搭桥”

2015-09-07 10:31:47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早教 幼儿早教方法

“幼儿期是游戏期”。游戏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幼儿的各种需求,更是幼儿情感发展的有机肥料,有启迪智慧,发掘潜能的作用。幼儿期的非智力因素教育,不能将幼儿看作是一个容器,将幼儿园的文明行为习惯、道德情感等诸多非智力因素要求灌输给他们,而是要在生动形象的游戏中,让游戏真正地“牵线搭桥”,对他们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

关键词:游戏 非智力因素

“幼儿期是游戏期”。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指南》中也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游戏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更是幼儿情感发展的有机肥料,有启迪智慧,发掘潜能的作用。那么,如何让游戏为幼儿期非智力因素发展“牵线搭桥”呢?

让游戏为幼儿非智力因素发展“牵线搭桥”

一、给游戏引导牵好“及时线”,为幼儿搭建“认知桥”

游戏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幼儿的各种需求,使他们感到情绪愉快,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幼儿的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开展游戏,教师的合理介入和引导是很重要的。把握介入游戏的正确时机,关系到游戏引导的实际效果。介入的时机正确,可以扩展和提高孩子的游戏内容和层次,提高孩子的认知,反之可能会抑制他们的游戏。比如表演游戏区有的孩子比较内向胆小,这时老师如果过度关注,他就会不敢上台表演,因此可以选择“不关注”的策略,从远处欣赏,还给孩子们本应属于他们的自由天空。而当游戏中孩子产生新的兴趣和需要,或者孩子出现困难和一些负面效应时,教师就要及时介入引导。比如当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只是简单地重复买菜,烧菜,吃饭等一些简单的情节时,教师则可以以客人的身份介入到游戏中,可以抱着娃娃说:“哎呀,娃娃今天怎么这么脏呀,满身是汗,她一点也不开心!”就这一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激发孩子回忆起自己的生活经验——洗澡,从而产生一个新的游戏行为——替娃娃洗澡,当孩子发现缺少水龙头、浴盆时,还可以激发孩子使用替代品。如用积木围成一个浴盆,一块长条形积木做成莲蓬头……有趣的情节发展,及时的引导,更易于激发幼儿积级参与的兴趣和愿望,也在游戏中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将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运用得淋漓尽致。

二、给游戏情境牵好“生活线”,为幼儿搭建“规则桥”

中国有句古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幼儿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对集体中需要遵守的规则大多难以一下子做到,于是,我利用游戏策略,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发挥帮助幼儿“记事”的功效,理解并内化行为规则。比如当我在发现班上有许多幼儿喜欢走路的时候横冲直撞,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就请幼儿来模仿他们喜欢的小动物来走路,学习小花猫轻轻地走,带领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模仿来建立规则。在带领幼儿散步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孩子一到外面,就会被路边的一些事物吸引,总是排不好队伍,于是,我就请孩子做“小火车”的游戏,每个小朋友就是一节车厢,当火车开动时,车厢是不能断掉的,借助幼儿熟悉的小火车形象进行模仿,一下子解决了幼儿散步时的排队问题,建立了散步的规则。再如在教学活动中,遇到调皮的孩子难以克制的时候,我会看着坐得很认真的孩子,对所有的孩子说:“来,我们来做《学做解放军》的游戏,你们看,XX他坐得真棒,看上去真像解放军!”其他孩子就会像他学习。这样,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情境中不仅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规则意识逐步得到同步发展。

三、给游戏主体牵好“自主线”,为幼儿搭建“自控桥”

有效的规则有益于班级活动的管理和师生互动,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幼儿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的期望是什么。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幼共同制订常规。但实施的时候,由于幼儿年龄特点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我认为可以针对游戏主体的特点,通过游戏来培养幼儿自主自控的能力。比如:在上下楼梯时,可以玩《找脚印》的游戏,在楼梯上贴上小脚印,教师在带领幼儿上下楼梯时可以顺着脚印来走,小朋友看见了一定也会模仿老师从小脚印上顺一边上下楼梯。这样,不用教师的语言提示,简单的游戏就能使幼儿养成上下楼梯时的良好常规。再比如在盥洗室内,也可以设计游戏《看图洗手》,可以在洗手处贴上洗手顺序图,画上小朋友洗手时的过程,幼儿看见后,一定会模仿图片中的孩子正确洗手。又如在班级的各个活动区,可以用图画标明各个活动区域,在游戏场景上贴上行车路线、斑马线,幼儿可以通过模仿游戏,模仿生活中的各个场景来提示幼儿遵守各种规则。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孩子,让他们在游戏中自主发展和解决矛盾,同时让孩子体验到了游戏的愉悦性。

四、给游戏评价牵好“正确线”,为幼儿搭建“品德桥”

幼儿的意志力薄弱、耐挫力差,遇到困难容易退缩、依赖成人。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通过恰当的游戏评价,为幼儿搭建“品德桥”。首先,从积极评价入手,尽量挖掘幼儿的长处,鼓励他们重在参与,增强自信心。其次,游戏评价的时间不受限制,随时根据需要都可以进行。游戏开始时的评价,多为全面性评价,意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游戏中的评价,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意和进步要予以肯定的评价,使幼儿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更加努力向上。第三,要自始自终强调品德的树立,要让幼儿在实践中养成与同伴互助合作的集体意识,利用各个细小的环节对幼儿进行友好合作,培养幼儿爱同伴、爱集体的意识和能力,发挥集体的榜样作用。比如在组织竞赛性游戏时,我一方面鼓励竞争,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幼儿正确对待竞争结果。教育赢的幼儿不要骄傲,下次还要取得更大进步;教育输的幼儿要不灰心,争取下次超过别人,只要取得进步,就值得表扬。让幼儿都树立起这样的信心:我很能干,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

幼儿期是非智力因素教育的最佳时期。幼儿园当仁不让地成为幼儿非智力因素教育的前哨阵地。幼儿期的非智力因素教育,不能将幼儿看作是一个容器,将幼儿园的文明行为习惯、道德情感等诸多非智力因素要求灌输给他们,而是要在生动形象的游戏中,让游戏真正地“牵线搭桥”,对他们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