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如何避免孩子晕车?晕车小招儿哪个管用?

2015-08-25 18:00:37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婴儿护理 婴儿护理知识

小泽晕车,每次开车带他外出,他又是吐又是哭闹,本来高高兴兴的事总会因为他的晕车弄得爸爸妈妈手忙脚乱。想和孩子多些外出游玩的机会,又怕他因为晕车难受,爸爸妈妈急切地想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晕车,于是在朋友圈里求“解药”,热心的朋友纷纷发来自己的方法,这下又让他们犯愁了:这么多方法,哪种管用?

如何避免孩子晕车?晕车小招儿哪个管用?

来自朋友圈的友情支招

闻生姜 行驶途中将鲜姜片拿在手里,经常放在孩子的鼻孔下让他闻一闻,使辛辣味吸入鼻中。

吸橘皮油雾 乘车前1小时左右,将新鲜橘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两鼻孔两手指挤压,皮中便会喷射出油雾,吸入10余次。乘车途中也可以照此法随时吸闻。

搽风油精 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或风池穴,也可以滴两滴在肚脐眼处。

贴伤湿止痛膏 乘车前取伤湿止痛膏贴于肚脐眼处。

喝醋水 乘车前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

掐内关穴 孩子晕车时,可用大拇指掐在内关穴(在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约二横指,二筋之间)。

戴晕车腕套 晕车腕套是一种有弹性的手镯,通过对手腕内侧的穴位进行按压来减弱晕车。在露营用品商店可以买到。

晕车贴 贴在孩子的耳朵后面。

医生教官来打分

生姜:闻味有助于止呕,含吃效果更好

生姜被誉为“止呕之圣药”,中医大夫习惯运用生姜缓解各种呕吐。生姜含有挥发油和姜辣素等辣味成分,能促进消化液分泌,起到镇吐功效,但对口腔和胃黏膜有刺激。闻生姜片有助于止呕,吃几滴姜汁或口含一小片鲜姜,止呕效果更好。

喷橘皮油雾要避开眼睛

新鲜橘皮含有柠檬烯、橙皮柑、新橙皮柑、红橘素等挥发油,可缓解胃肠道刺激,助消化,助祛痰,对晕车的胃肠不适症状有缓解功效。新鲜橘皮油雾通过鼻腔吸收,起效较快,上车后在车厢内喷射,吸闻芳香气味即可。捏挤橘皮时,不必正对孩子的鼻孔,要避开孩子的脸面,以免油雾射进眼中。

3岁以下慎用风油精

风油精含有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等,气味较重,搽涂后体感清凉,有止痛、止痒、提神的功效。风油精搽于太阳穴、风池穴,可缓解疲劳,振奋精神,有助减轻晕车不适。

伤湿止痛膏有一定效果

伤湿止痛膏含有冰片、薄荷脑、樟脑、颠茄流浸膏、冬青油、芸香浸膏、盐酸苯海拉明等药物,能醒脑止呕。肚脐是神阙穴位所在,将伤湿止痛膏贴在肚脐上,通过刺激穴位和局部药物吸收防治晕车,有一定效果。但伤湿止痛膏含有樟脑,3岁以下孩子要慎用。

喝醋水效果不明显

食醋酸味很重,孩子不容易接受,而且食醋预防晕车的功效并不明显。如果采取这种办法,要选用山西老陈醋、北京熏醋、镇江香醋等名醋,不要用白醋。

吃酸,并不一定要吃醋 如果想借用酸味缓解晕车时的胃肠不适,不一定要吃醋,还可以选择橘子、甜橙、芦柑、酸梅等孩子平时喜欢吃的水果,或酸味糖果、橙汁等,橘橙中富含的钾还能纠正反复呕吐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穴位要“按”不要“掐”

内关穴是手臂上重要的穴位,按揉可疏通经气,降逆和胃,很好地缓解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等晕车不适。按揉内关穴,要用拇指指肚匀力按揉,另四指托于手臂外侧效果更好,按揉处可能略有痛、胀感,属正常经穴反应。注意要“按”不要“掐”,宝宝的皮肤很娇嫩,用力掐下去,稍不留神难免指甲划伤皮肤。按揉时间5~10分钟,长时间过分用力按压可能伤害宝宝皮肤。

晕车腕套要双手同时戴

晕车腕套也是通过对内关穴的压力刺激,以物理方法缓解晕车不适。给孩子用的时候要双手同时佩戴,腕带内的纽扣朝下对准内关穴,按压5分钟。腕套要绷紧一些,或用手辅助按压。

选晕车贴要看清成分

晕车贴主要通过皮肤吸收药物而达到醒脑、提神、止呕的功效,购买时要看清成分,含东莨菪碱的晕车贴不适用于6岁以下儿童及青光眼病人,含天然植物萃取成分的晕车贴可用于儿童,皮肤敏感者慎用。

粘贴晕车贴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即可,如粘贴局部皮肤出现瘙痒、红肿,要立即除去贴片,用清水擦洗皮肤。

医生教官告诉你:如何避免孩子晕车

晕车主要跟孩子的前庭系统、视觉系统、本体感觉系统功能调节不佳有关,身体状况、情绪、饮食或车况、路况等不佳也会诱发晕车。4岁以前,孩子的前庭功能正处于发育阶段,4岁后逐渐完善,到18岁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孩子长大后,晕车症状会慢慢减轻。

尽力改善出行条件,不坐汽油味重或车厢空气混浊的汽车,少走曲折、颠簸的路线。开窗换气,减速缓行,避免急刹急启。

上车前保证孩子休息充足,心情放松,避免过饥或过饱。上车后,少喝碳酸饮料,不吃胀气的食物。

用讲故事、玩玩具、做游戏等办法分散他的注意力,不玩手机、电脑,不看书。

短途行车尽量不喝奶,长途行车1个小时左右下车休息5~10分钟,喝点热水。

平时让孩子玩荡秋千、跳绳、滑梯、旋转木马、走马路牙子、滚铁圈等游戏,锻炼平衡能力,减少晕车发生。

想知道你平常应对孩子生病、受伤时的方法正确吗?想听到医生个性化地针对你的处置方法进行点评吗?

欢迎参与我们的栏目,将你的做法、你的应急措施写下来,发至healthykids@126.com,我们每期将选择一个话题请专家进行点评,让你更从容地应对孩子的各种健康小问题,升级你的护理指数。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