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延迟满足: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2015-08-08 15:33:20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早教 幼儿早教方法

学龄前是孩子情商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孩子很多好的人格特性形成的关键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人际关系,更是孩子的情商启蒙老师,与孩子情商的培养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此,《亲子》特邀亲子教育专家,与您共同探讨情商教育的秘密。

延迟满足指的是一种能力,是人对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能够等待的能力。在心理学上,经常和自我控制等同。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也可以说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对欲望能够克制,能够学会等待。

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的糖果实验。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做了一个软糖实验:实验者先给一群四岁孩子每人一粒糖果,说:“你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能坚持等我回来后再吃,那就会得到两粒糖。”说完,实验者就离开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孩子很快就把糖吃了,也有些孩子坚持等到实验者回来,当然,他们就得到了事先许诺的两粒糖。

此后,实验者再对这些孩子进行跟踪研究,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最后发现,在四岁时就能够为两块糖果等待的孩子,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较高的效率及较强的自信心。他们能够更好地应付挫折和压力,并且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普遍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而那些没有抵御住诱惑的孩子,抗挫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在压力面前不知所措,做事效率较低,自信心和责任心都不强。

延迟满足: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约定“一次只能买一样”

帮助孩子学会忍耐

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很多物质方面的需求都能做到立即满足。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幸事,玩的玩具应有尽有,吃的食物随手可得,同样也会给孩子带来如何控制自己欲望的挑战。精神层面的需求,我们要尽可能满足孩子;但物质方面的需求,我们需要让孩子学会忍耐和等待。

只要带孩子一起去超市或者商场购物,很多父母就会被孩子折磨得筋疲力尽。孩子不是提出买这样那样的玩具,就是希望买各种各样的零食,一旦不能如愿以偿,很可能就会趁机倒地耍赖。这就是孩子不具备自我控制能力的主要表现。

为了避免在公共场所出现类似情况,可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通过一些方式让孩子逐渐学会克制自己的物质欲望。比如,每一次出门之前,我们就可以跟孩子事先约定好,一次只能买一样玩具或零食等。如果孩子希望“鱼和熊掌兼得”,那么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需要等到下一次才能买。

我女儿1岁多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带她去超市或商场。刚开始的时候,每一次出门之前,我们都会跟她说好一次只能买一样东西,买了玩具就不能买零食,不论玩具还是零食,一次也只能买一件。这个规则一直保持至今,几乎从未被破坏过。虽然她有时候会很想买两件或几件东西,但我们也会告诉她当天只能买一件,其他东西需要等到下一次或者重大节日等才能再买。这样做的目的,主要不是考虑省钱的问题,而是希望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让她逐渐学会忍耐,学会自我控制。

利用“最近发展区”

帮助孩子延长等待时间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用于指代一定范围内任务的术语。最近发展区的最低限是儿童独立作业所达到的技能水平,最高限是在有能力的指导者的帮助下儿童可以接受的附加水平。最近发展区表述了儿童成熟过程中的认知技能,这些技能只能通过拥有更多技能的个体的帮助才可以实现。

在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孩子逐渐学会等待、学会忍耐。利用最近发展区的这个认知发展理论,我们就可以帮助孩子逐步延长等待时间。

比如,当幼儿阶段的孩子突然看到别的小朋友买了一个自己从来没有玩过的新鲜玩具,他往往就会忍不住去抢这个玩具。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利用最近发展区,引导孩子学会等待的契机。

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宝贝,我知道你最喜欢玩小汽车了,特别是以前没有玩过的那种,就像琦琦现在玩的小汽车。你看他玩得多开心啊!”这样的对话既是缓兵之计,同时还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多关注别人的一举一动。过一会,如果孩子又开始想起自己要玩时,可以接着告诉他:“这个小汽车是琦琦买的,他现在还没有玩够呢。你只能等到琦琦同意给你玩的时候才能玩哦。要不,你自己去跟他商量一下,再过五分钟是否可以给你玩一会儿。”

一般情况下,当孩子能主动去跟别人商量时,对方很可能就会爽快地答应。即使不能做到过五分钟后让出玩具,至少也会告诉孩子再过多长时间就可以给他玩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等待的时间在逐渐延长,耐心也会不断增加。这不但对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还对同伴交往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利用身边榜样

帮助孩子进行观察学习

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把观察学习视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核心因素。观察学习是一种很简单的学习,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习。

对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或者延迟满足能力来说,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孩子身边的榜样,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榜样的良好行为,从而逐渐学会等待和忍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1. 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比如,在人多的地方自觉排队,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先来后到”;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成功抵御,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控制欲望”;在情绪即将爆发时学会暂停,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情绪控制”。

2. 引导孩子逐渐学会选择同伴。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和学校以后,同伴对他的影响甚至会超过父母。所以,我们就需要教会孩子识别和挑选那些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同伴。

让孩子减少或拒绝跟以下几类同伴的接触和交往:

极端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同伴;喜欢欺负别人、爱占小便宜的同伴;很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同伴;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的同伴;品行不端的同伴。

3. 筛选适合孩子观看的影视节目。除了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榜样以外,如今荧屏上的人物也日益成为孩子观察学习的对象。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要让孩子与影视节目完全隔绝,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家长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帮助孩子对节目进行筛选和把关,把那些不适合孩子观看的节目(比如暴力、黄色、低俗等)拒之门外。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