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幼儿园,为什么我们家孩子就是进不去?”“为什么别人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我却还在等?”……这是前段时间,不少低龄幼儿家庭遭遇的困惑。近年来,本市不断新增新建幼儿园、小学,可家长为何还是感到入园、入学难?
入园难是“结构性紧张”
人口生育高峰加上二胎效应开始显现,近年来,本市低龄幼儿入园高峰一直持续。
不过,这其中,一些家长感到“入园难”,实际上是“择园难”。“升学竞争低龄化,加剧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副教授柳倩说,抱着“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近年来家长对名牌幼儿园、热门小学的需求日益迫切,僧多粥少,部分热门学区教育资源出现“结构性紧张”。
为确保有序入学,一些热门地区学校不得不对房屋产权所有人、入户年数、是否与父母同户口等设置多项要求,这使得家长们更焦虑了。家住黄浦区的任女士,儿子今年刚2岁,尽管离上幼儿园还有一年,她已带着先生和婆婆四处看房。任女士说,为确保儿子读完3年幼儿园后能顺利进入心仪的小学,她早早敲定了一套名校周边学区房,“提前买下迁入户口,以后就笃定了。”
追求心目中的好学校,家长不惜买房迁户口,像任女士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多,这使得择校的区域性结构矛盾更突出。
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为应对入学高峰,近年来,本市新建了不少幼儿园、小学,总体上能满足市民需求。然而,要真正缓解家长焦虑的择校心态,关键还在于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教育主管部门介绍,目前来看,优质教育资源增量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全面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均衡教育布局,缓解择校难。前不久,杨浦区在已建成4个教育集团的基础上,再添3个新的教育集团;徐汇区则探索创新机制,整合区内机动教师编制建成“优秀教师蓄水池”,让师资在学区内柔性流动,带动一般学校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新优质学校”。新优质学校指转型发展的标杆学校,以回归教育本原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内涵建设,使每个学生获得应有的发展。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所长胡兴宏透露,目前本市正研究“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规划(2015-2017)”,今年9月开学之际有望出台,扩大新优质学校的覆盖面,争取在未来数年,让更多学校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
缓解焦虑还需信息通畅
对眼下部分家长择园、择校的焦虑情绪,有何疏解办法呢?
专家指出,对家长们的焦虑,要具体分析。如果是非某某名园名校不上,明知资源紧张还要想方设法一味追求的家长,则需自我调整心态,设定合理预期。也有一些家长的焦虑,是由于信息不畅所致。比如一些家长提早买了学区房,但临到报名时才发现孩子入户年数不够。缓解这类焦虑,需要确保信息通畅。
市教科院副院长胡卫说,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顶层设计,要靠多部门合力、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应将工作做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汤林春建议创建更多信息发布平台,让学校向社区和家长宣传办学理念和办学情况,擅用新媒体推送。在信息透明的基础上再引导家长们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