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爹娘不要太揪心!

2015-04-30 09:54:15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早教 幼儿早教方法

女儿两岁零一个月的时候,我有事要回国一次,为期十天。这是母女俩有史以来第一次那么长时间分离,之前做了很多的预热和铺垫,但女儿一直表示“妈妈不要走,妈妈陪珩珩”。直到我拎着行李箱走出家门那一刻,也只是机械地对我挥了挥手,眼神黯淡,面无表情。我明白,她的内心深处,没有完全接受妈妈将要离开的事实。

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爹娘不要太揪心!

虽然当天晚上到达上海后就给她打了视频电话,但她一点也没有表示惊喜。第二、三天我早晚各视频联络了一次,都是如此。她的神情看上去郁郁寡欢,我自言自语地问:“珩珩为什么看上去不太高兴呀。”没想到她听得明白,直愣愣地回答:“因为珩珩找不到妈妈了。”期期艾艾的语气听得为娘心碎一地,赶紧确认其感受,做现场简单“包扎”。

后来外婆告诉我,虽然小朋友表面上看上去饮食正常,睡眠也没有问题,但总体说来还是闷闷不乐。有一天晚上,半夜梦到妈妈,吵着要妈妈哄觉,活活把自己给哭醒了。又有一次,拿起自己的玩具电话,对话筒说,“喂,你好。我找不到妈妈了,请帮我找一下。”听得为娘真是心如刀绞,恨不能赶紧飞回她身边。

冷静想想,很快释然:梦见妈妈,对电话说话……其实这样的表现恰恰是她在自行学习如何和自己的焦虑、担心、恐惧等情绪相处。虽然说强烈的分离焦虑本身确实是一个铁板钉钉的事实,但也正是因为她用了做梦、打玩具电话的方式,让自己的这个部分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和消解。换句话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需要经历一些挫折的,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去学习如何与自己的负性情绪相处。父母没有必要过分焦虑孩子本身的这份焦虑,只需要对他们给予深深的信任以及抱持,就可以让彼此的情绪获得成长。

三岁之后,大部分孩子开始上幼儿园,都会迎来人生的第一次正式与父母的“分离”。无论是哭闹反抗,还是绝食要挟,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分离焦虑表现形式,除非三岁之前,孩子的安全感特别充足——如果父母的关系足够亲密,母亲的情绪足够稳定,孩子的安全感就会特别充足,他就不会对分离充满特别强烈的恐惧。

因为原本就打算在女儿两岁四个月的时候送入保育园,提前适应日语环境,以便为3岁正式进入幼儿园打下准备,所以觉得这一次的分离“预演”来得特别恰逢其时。写稿之时距离回家还有三天时间,可以想象,当女儿看到妈妈一下子从视频上走下来回到身边,感觉估计就像“网友见面”一样神奇。从心理感觉上说,妈妈离开了一段时间,还会回来,孩子的安全感会得以增强。而类似这样的感受,一次次地经历,一次次得到确认,孩子对于与父母分开的焦虑基本就不会存在了,因为她知道,不管分开多久,爸爸、妈妈都是一定会回来的。

从分离的结果来看,的确是这样。但是就分离的过程而言,几天下来这种空落落的亲子视频生涯对我和孩子都是巨大的折磨。它也让我感到,亲子之间的爱是不会借由视频、电话这样的方式得以实现的,亲子互动一定得通过切身的陪伴,肌肤的接触,气息的感应才能达到……

其实就整个生命来看,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巨大的与父母分离的过程。面对这些借由我们而来,而非为了我们而来的生灵,父母也只能让自己更加独立来抵御彻底的分离焦虑,让我们平静而喜悦地送迎他们来往于我们的生命,去到他们想去的地方,成为他们自己。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