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春季手足口病来袭,你该怎么防护?!

春回大地之际,很多极具传染性的疾病也“死而复生”,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很容易受到疾病侵犯。近期,很多地区的儿童门诊都迎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就诊小高峰,手足口病便是诊疗中遇到的典型病症。

虽然手足口病经常被媒体提及,不过许多家长对手足口病的了解还是比较模糊,那么手足口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

春季手足口病来袭,你该怎么防护?!

手足口病,顾名思义,就是手、足、口部位会出现明显病变的疾病。它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疾病,现在多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传染性强,全年都可发生,但以3月—8月多见,儿童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情况可能持续4至5日。多数病例经对症处理后,可在7—10天内康复,少数重症患儿可并发肺炎、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严重疾病,如果病情发展快,还会造成死亡。

自2012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手足口病病毒结构以来,该病在国内本已得到有效控制,为何今年一些地区还是出现了高发状况呢?

从就诊家庭的描述来看,手足口病的小爆发除了跟季节、气候有关,还跟儿童的自身生活脱不了干系。天气回暖,家长和孩子都想到外面走走,组织些户外聚会,作息和饮食势必会受到影响,而且开放的环境也给了手足口病一个非常好的传播条件。

由于发病初期的很多症状跟感冒很相似,所以很多家长不会将自家孩子的情况往手足口病上想。因此就极易耽误病情、延误治疗。家长们应该如何通过孩子患病初期的表现来判读是否宝宝是否患有手足口病呢?今天慢友帮小编就教你几招:

看体温: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症状是中等程度发热(体温在38°C左右),进而出现咽痛、流口水、拒食。外出游玩时,家长应多摸摸孩子的额头和身体,看是否发烧了,如果不能用触摸感知,最好是随身携带一支体温计,5分钟就可以搞定。

看皮肤:检查口腔时,看咽部黏膜上是否有多发疱疹、口腔溃疡,有没有突然出现口臭、流涎;手足远端部位(手足背和心都要看)是否出现丘疹或疱疹,一般有米粒或绿豆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先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即转为水疱疹,皮疹可在一周内消退,不遗留色素沉着、脱屑或疤痕,无明显骚痒感;有的患儿肛门周围也会出现类似皮疹样的疹子。

因为手足口病有一定的传染性,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如果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发现该病疑似病例,应该尽早把孩子接回家,减少去户外人群密集地的次数,避免感染。

如果宝宝已经确定患了手足口病,妈妈们在进行家庭护理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患儿口腔溃烂、疼痛,故饮食尽量清淡,以流质食物最宜,避免进食酸辣、燥热、肥腻、难消化之品;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溃疡局部可用淡盐水抹拭,局部喷上喉风散或西瓜霜等。若口腔黏膜溃疡明显的可用思密达粉剂撒于创面,以促进局部黏膜的修复;

3、手足心疱疹不可用未经消毒的针挑破,应由其自行消退,以免继发感染。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敛疮止痒,如疱疹破溃者可用金霉素眼膏或百多邦软膏搽破溃处;

4、一旦患儿出现胸闷、气促、疲惫、喜叹息等症状,应警惕并发心肌炎的存在,须即往医院诊治;

5、若患儿突然呕吐、颈项强直,甚至四肢抽搐,为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征象,应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手足口病发病急,如果耽误治疗,容易引起并发症,影响疾病治疗效果。所以,家长平时应多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发烧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