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入学前半年家长如何准备?

2015-03-27 10:56:54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入园须知 宝宝入园

提到“幼升小”,很多家长的反应是上“衔接班”。不少孩子在暑假里接受“衔接班”的训练,预习了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当然,这方面的准备很重要,假如孩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或是书写速度极慢,肯定影响到他的学习。但我在多年教学中也看到很多“脑袋大,能力差”的孩子,碰到很多智商与情商严重不符的孩子,甚至遇到因“入学不适”而转学、休学的孩子。

宝宝入园

故此,我们的准备工作要全面细致。家长们要意识到,孩子面临的是“小朋友”向“小学生”的身份转变。除了“在校时间变长、玩耍时间变少、学习任务变多”等变化之外,孩子要从“松散任性、自我中心”转变为“规范纪律、集体一员”。为了帮助孩子顺利过渡,我建议家长们从责任感、权威感和时间感三方面来训练。

“责任感”直接对应着家庭作业。家长最好从幼儿园大班起逐渐灌输“作业是责任”“为自己写作业”的概念,帮孩子养成“先学再玩”的习惯。给学龄前幼儿的作业,切忌枯燥超量。案例中的祁女士用幼儿杂志做“课本”,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她坚持不懈,在强化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行为中灌输给孩子预习的观念,这种做法值得借鉴。针对中班、小班的孩子,家长可帮他们养成“每晚履行一项责任”的习惯,比如饭后擦桌子、整理玩具箱、扔垃圾、遛狗等。这些“责任”,贵在每天坚持。家长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督促鼓励,直到他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独立完成为止。

“权威感”对应着孩子对待师长的态度。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权威”和“纪律”是出于对他的保护和爱。有可能的话,入学前家长可陪孩子参观学校,遵循路标了解每个地方,陪孩子读《小学生守则》,讲解每条纪律给他听,教他如何礼貌地跟老师沟通。案例中的智先生,纠正孩子顶嘴、打人等不良习惯,维护老师的权威,告诉孩子“小学老师”与“幼儿园老师”的不同,这些做法能有效帮助孩子学习处理负面情绪。家长们要记住,维护老师的正面形象,对孩子有益无害。即使发现老师有不妥之处,也最好私下到校沟通。

缺乏“时间观念”,是当今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要帮助孩子改变“想睡就睡、想玩就玩”的生活习惯,从暑假开始调整生物钟,让孩子适应“趴在桌上午睡”和“20分钟吃完午餐”。家长可帮孩子列作息时间表并要求孩子严格遵守,让孩子知道“课堂40分钟”大概有多长。训练孩子在闹钟响或家长发出口令的时候,立刻停止玩耍,进入学习状态。

为了便于家长具体操作,在此对“孩子的入学准备”进行一下总结,有兴趣的家长可按步骤进行:一、距开学6个月,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内容包括系鞋带、拉拉链、叠被子、铺床等,同时着手提高孩子穿衣、洗漱及吃饭的效率。二、距开学5个月,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监督孩子每天完成适量的“作业”,并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三、距开学4个月,巩固学习习惯,让孩子树立先学后玩、作业要独立完成等意识,同时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每天晚上至少要做一项家务。四、距开学3个月,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让孩子能够流利地自我介绍,能表演一两个小节目,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听故事后可复述,回答提问时声音洪亮。五、距开学2个月,调整孩子的作息习惯,改变午休习惯,早睡早起,训练孩子控制“玩性”,能够很快地从玩耍状态转变到学习状态。六、距开学1个月,培养孩子的规范意识,比如让孩子了解《小学生纪律规范》,并教会孩子在遇到别人挑衅、打骂和侵害时如何自我保护,如何寻求帮助。七、距开学半个月时,进行综合能力训练。在巩固之前1~6项训练的基础上,让孩子了解学校,可带孩子参观学校,演习自己整理书包,也可以带孩子去已经入学的小朋友家参观,另外教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发言要举手、向老师问好等。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