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如何让小家伙们乐于分享?

2015-02-07 13:13:16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教育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2~3岁的宝宝开始有了物权的概念,他们开始懂得:“这个是我的。”于是,让宝宝分享开始变得困难重重。如何让小家伙们乐于分享、享受分享呢?

小故事

2岁半的皓皓正聚精会神地蹲在小区的地上玩着坦克,他身边还闲置一辆装甲车。和他经常一起玩的好朋友洋洋正好从楼上下来,发现了皓皓闲在一旁的装甲车,拿起来就想玩,可没等他开动起来,皓皓就气冲冲地大呵一声:“这是我的,你不许动!”并伸手去抢。弄得洋洋大哭起来。皓皓妈妈赶紧过来劝说,可是皓皓又哭又闹,死活就是不肯让步,弄得妈妈又尴尬又没辙。

宝宝们为什么不爱分享?

对于绝大多数宝宝来说,偶尔的不分享再正常不过了,这与其年龄特点和生活环境有关。

“物权”意识萌芽

大多数宝宝在两岁到三岁之间,会萌发“物权”意识,也就是他知道了“这个东西属于我,应该由我说了算”。这时,他会特别热衷于玩“霸占自己东西”的游戏,而不肯与别人分享。别担心,只要大人不强迫,相信这个阶段很快会过去。

有过不愉快的分享经历

比如,别的小朋友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弄坏了、弄丢了,也会造成他不愿意把玩具给别人玩。要知道,通常小宝宝们的记性都很好。

越强迫越逆反

有的父母很容易因为面子问题,喜欢强迫宝宝当众分享自己心爱的东西。宝宝一两岁时也许没问题。一旦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希望一切由自己说了算,成人的灌输和强迫会让宝宝走向逆反,“我就是不给!”

自己还没有玩够

面对新玩具,每个宝宝都会爱不释手的,而不想借给别人,这与自私根本不沾边儿。谁想从他手里拿走新玩具,对两岁多的宝宝来说,就是丧失感,他会感觉失去了自己心爱的玩具。

安全感不足

安全感的含义不仅包括“我能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也包括“我能不能保护自己的东西?”,对宝宝来说,归属于他的物品也是他的一部分,能保护东西意味着“我比较安全”。

关于分享教育的8个高招

当宝宝陷入争抢玩具的旋涡,妈妈要做的首先不是强迫宝宝或是说服宝宝分享,而是应该思考,自己平时灌输的分享理念是否没做到位?

1、尊重宝宝的不愿分享

学习分享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尤其在宝宝两三岁时,正处于“物权”敏感期,更不要强迫宝宝分享一个归属于他的东西。这种强迫包括唠唠叨叨地说服宝宝,也包括直接把宝宝手里的玩具抢过来,递给别人。

2、请准备两个玩具

面对宝宝游戏中对物品的争执,父母最好事先准备好两样玩具,这样宝宝才有分享的可能。而不要让宝宝觉得分享就是一种“损失”。

3、和故事里主人公一起感受分享

爸爸妈妈可利用儿童故事来感染宝宝,让宝宝在听完后,感受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并产生共鸣,在下次现实生活中遇到相似的情景时,会产生对故事中角色的情感记忆,从而体会分享的美好意义。

4、在游戏中练习分享

如果你的宝宝总是不爱分享,那么可以尝试一下角色置换游戏。选一个陪宝宝游戏的时间,当他提出要你手中的黄色积木或者汽车轨道时,你平静地说:“不要!”宝宝一定会觉得接受不了,而这就是让他换位思考的好机会,简单对他说:“当你不肯和小伙伴分享玩具时,他们也有你现在这种难受的感觉呀。”

5、关注宝宝的内在情感

当你的宝宝不愿意分享时,要弄明白是什么原因,有可能是别的宝宝多拿多占了,所以你的宝宝把火车藏起来了。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关注宝宝的情绪,“我看到你的朋友把球拿走了,你可以不高兴的。”通过这样的关注,来增强宝宝理解他人情感的意识。

6、表扬要及时而到位

“妈妈看见你和小朋友分享食物,真的很骄傲”,或者:“你看你把玩具给萱萱了,她多开心!”成人要善于观察,发现宝宝的分享行为及时表扬,并把小细节放大在大家的眼前进行表扬,让宝宝产生愉悦的分享体验,就会有“我还要这样做”的想法。

7、大人要树立分享模范

尽可能用行动向宝宝表明什么是分享。你可以说:“这碗汤真好喝,妈妈想和宝宝一起分享!你想喝点吗?”你的宝宝将学习你的友好榜样,在与别人打交道时愿意分享。

8、藏起最不愿分享的东西

我们大概也有些东西特别珍视,不愿借给朋友的,所以为什么要期待孩子去分享他的宝宝呢?如果那是他最爱的车模或者图画书,那么就不要提出让他和别人分享的要求。不过,这需要事先和孩子“串通”好,如果小朋友来家里玩,不要最后忍不住又拿出来显摆,让它们一直乖乖“躲在”柜子里,等客人走了再出来。

Tips:分享教育,妈妈绕开这些错!

大的让着小的面对自己的宝宝和小朋友因玩具发生争执,导致小朋友大声哭闹,你没经过宝宝的同意就拿了他手里的玩具给对方,使小朋友破涕为笑。这种方式向宝宝传达了一个错误观念,哭闹就可以达到目的,对宝宝是一种误导。

分享无保留强迫宝宝把每一件东西都拿出来分享是不明智的。每个人都有他非常喜欢或很私人化的东西,宝宝也一样。允许你的宝宝决定哪些特殊的玩具不给小朋友玩。

用补偿来替代鼓励如果他主动拿了最小的苹果,家人却每每把最大的给他作为奖励。久而久之,宝宝就发现了这样一条“规律”,误以为分享、谦让是获得个人最佳利益的手段和招数,并容易滋生功利思想,分享教育就走了“偏”。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