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孩子“自恋”并非贬义词

2015-02-02 13:20:47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早教

人们常说的“自恋”,是形容自我陶醉的行为或习惯。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上,过度的自恋可能变成病态,夸张、自满、自负、自私等,严重的有可能出现人格分裂症状,但如果不过度,自恋被视为健康心理的重要元素,可视为自信的积极态度,对个人的发展有利。对幼儿来说,适当的自恋尤为重要,反之,缺少自恋意识,孩子有可能在人际交往中失去自我。

孩子“自恋”并非贬义词

我什么都不配

乘高铁去武汉出差,我的邻座是母子俩,张女士带着她5岁的儿子培培。培培长得虎头虎脑的,很调皮,总想去过道上玩。为了稳住他,我和他聊了起来。

东拉西扯地聊了一会儿,培培忽然对我说:“阿姨我告诉你,元元可坏了。”

“元元是谁?”我问。

“元元是个男孩,和我幼儿园同班。”他凑到我耳边小声告诉我,像是在说一个秘密。

我问:“你为什么说他坏?”

“因为他不跟我玩……”然后,他带着哭腔模糊不清地说,“可是我,我把所有的口袋妖怪(一种游戏精灵卡片)都给他了……”

职业的敏感让我开始关注这个话题。于是我问:“培培,你以为只有把自己所有的口袋妖怪都给他,他才会跟你玩吗?”

“嗯,是啊……”

旁边的张女士鄙夷地拉扯培培,对我赔笑道:“瞧这孩子,啥也不懂。”她对儿子好像不耐烦,只想快点把儿子哄睡着。

我欲言又止。张女士可能没有想到,培培的话其实暗藏玄机,或许对他来说,一场无声的悲剧正在酝酿。一个孩子认为只有把所有的玩具送给小伙伴,小伙伴才愿意跟他玩,这说明他潜意识里有个观念:我的个人价值不足以吸引他人,所以为了被他人接纳,我需要付出代价,要么是口袋妖怪,要么是别的。这种观念是多么可怕,多么令人痛心。

我有一个中学同学,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做生意很成功,现在同学聚会都是她安排,花销都是她付账,别的同学好像觉得这理所当然。有一次聚会,她喝醉了,我开车送她回家。我对她说:“每次都让你破费,真不好意思。”她吃惊地看了我一眼,说:“你不要这样说,我请客,只要你们肯出来,就是瞧得起我了,我很满足。”说着,她大哭起来,哭得很伤心,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她的痛苦,培培将来是否也会品尝到?

为什么对有些人来说,赋予自己价值会如此困难?心理学认为,这种困难源自自恋的挫败。所谓“自恋”,就是对自己的爱、对自我价值感和自我形象的觉悟。这个复杂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赋予贬义,被看成过了头的自我夸耀,甚至是病态。其实,自恋这个术语并非只有这样的极端含义。在“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和“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之间,还存在一种较为合适的状态:正常的自恋。这种自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一个人如果缺乏自恋的话,简直无法生存下去。

要知道,一个人成年以后,面对危及自我形象的考验时,是自恋提供给他承受力。与恋人分手、被公司辞退、生活发生变故,都会让人觉得被抛弃。如果在童年期已经成功地建立起自我价值感,那他就能将失败相对化——我会因为失败而感到难过,但失败对我的生活不会造成解构性破坏。相反,如果一个人在生命早期缺乏自恋的资本,那他与人交往时,尤其是恋爱、获得好工作等,他都会进行痛苦的自我拷问:“我配得上这些吗?”这样的自我拷问其实是一个陷阱,因为这样问自己的人已经在内心深处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我什么都不配”。

自恋从何而来

培培睡着了,表情安详。张女士询问我的职业,然后我们聊起了儿童心理问题。我有意识地把话题引到培培身上。

我告诉她,在生命之初,婴儿既不爱自己,也不爱别人,因为他还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猜猜看,婴儿第一个爱恋的对象是谁?”我问。

“那还用说,肯定是妈妈。”张女士不假思索地回答。

“不,婴儿首先会爱自己。”我说,“在这个阶段,婴儿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对他来说,外部世界就是他自己的一个延伸,他确信自己的想法能主宰外部世界。他觉得母亲也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看到母亲毫不延迟地跑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会觉得自己对母亲有无限的控制力,就像自己能自如地控制手和脚一样。”

对所有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打基础的关键期,弗洛伊德称之为“原发性自恋”阶段。这一阶段只持续很短的时间。随着婴儿长大,母亲不再像以前那样迅速地回应他的需要,这让他逐渐意识到:母亲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他之外存在着一个自己的想法不能左右的现实世界。这一发现让孩子建立起“现实原则”,让他能够按照外部现实采取行动,也能够从外部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象。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依恋他人、依恋物品等等。他的心理能量开始发生方向性转移,从自己投向外部世界,同时,他继续爱自己。他的心理能量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爱自己,另一部分用来爱他人。这一阶段,弗洛伊德称之为“继发性自恋”阶段,即孩子在发现外部现实之后,将朝向外部的爱折返回自我。孩子的心理在这一阶段常常出现偏差,因为他拥有的心理力量是有限的,为了爱别人,他就得把对自己的爱收回一些,反之,如果太爱自己,他就没有爱可以给别人。

“您说的很好理解,就是注意力的分配嘛。”张女士说,“可是,孩子会出现什么样的偏差呢?”

我说:“孩子不会掌握分寸,会出现两个极端的偏差:不是太爱自己,不爱别人,就是只爱别人,不爱自己。”

张女士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小心地问:“您觉得,培培属于……”

我说:“培培用自己心爱的玩具换取小伙伴的友谊,而且坚定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接纳,无疑属于第二种偏差:不够爱自己。”

找到自身价值

“孩子为什么不爱自己?”张女士问,“是因为他对自己没有信心吗?天生如此吗?”

我说:“人的自我价值感、自恋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建构出来的。而且,不是孩子独自建构出来的,而是孩子在和他人的关系中建构出来的,尤其与父母的关系,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初的两个‘他人’。”

“父母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找到自身价值?”

“要让一个孩子感到自己有价值,需要让他觉得自己对于父母来说是有价值的。”我说,孩子能否建立自我价值感,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孩子需要感到,在父母眼里自己是有价值的。这就是说,在父母的生活中,他具有本质性意义。一方面,要在孩子的内心建立起他对父母有价值的信念,也就是建立起孩子的自恋,需要让孩子相信:他的存在对于父母的幸福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的生活有一个规划。“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强调,“否则,父母如果缺席,当孩子长大以后,他在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欲望时会感到没有人可以求助。”

第二,要让孩子觉得,他是作为一个独立、特别的个体,对父母有价值。就是说,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父母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是培培,与元元和幼儿园其他孩子有明显的区别,是独一无二的,当然也是不可交换的,没有人能取代他的位置。”我解释道,“所以,孩子的独特性应该得到承认和表扬,孩子在家里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得到尊重的空间。”

第三,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价值得到承认的个体。要让孩子相信这一点,不能仅仅跟孩子说“你是多么令我们惊讶”,还要接纳孩子的本来面目,尊重孩子的天性。比如尊重孩子的性别,一个孩子感到自己的性别让父母不快乐,就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严重怀疑。要尊重孩子的存在,要把孩子当成家里的客人一样尊重。在身体方面,必须让孩子感到父母尊重他的身体隐私,他身体成长的各个阶段要得到成人的接纳。比如,5岁还让妈妈给洗澡,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婴儿,他的价值受到了贬低。“另外,孩子的愿望和话语权也要得到尊重,否则孩子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我说。

张女士认真地听我分析,不时点头。最后她说:“每个妈妈都是爱孩子的,不足之处是不善于表达,不表达孩子就不会知道。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明年培培就要上学了,不知道他会在学校里遇到什么样的同学,什么样的老师,他会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找到自身价值。”

我说:“刚才说到孩子身边重要的‘他人’,父母是最重要的,孩子是从父母眼里寻找自身的价值。孩子入学以后,老师也是孩子重要的‘他人’,因为老师是成年人,是孩子取悦的对象,是权威,所以孩子特别听老师的话,甚至老师的权威会超过父母,因为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知识和权力的象征,是一个被赋予价值的大人物。有些孩子在父母那里没有找到自恋的资本,在老师那里却得到了拯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家长要适应。”

“到那时,父母还能对孩子的自恋施加影响吗?”

我说:“当然可以,父母是永不退休的职业嘛。”

这时,培培醒了,一睁开眼就说:“妈妈,你没有离开啊!”

张女士慈祥地笑着,无限柔情地说:“妈妈一秒钟都没有离开,一直守着我的宝贝呢。”

培培也笑了,他歪着头调皮地说:“妈妈,你跟刚才不一样。”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