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后,妈妈马上进行了降温处理,给孩子喂了退烧药,可以一天都过去了,孩子的烧丝毫没有降下去,为什么吃了退烧药,孩子发烧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呢?
一般建议38.5℃以下进行物理降温,如减少衣服、多喝水、使用退热贴、温水洗澡等,而高于38.5℃则需要使用退烧药,一般医院建议使用口服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退烧药一般也是需要家中常备的药物。
不过,有些家长反映,给孩子使用退烧药没有效果,这是怎么回事呢?很多家长对退烧药的认识不足,并存在一些用药误区,才会让退烧药看起来没有效果。
误区一:发烧是一种病,退烧药用来治“发烧病”
很多家长总会把发烧当成一种病,而退烧药就是治疗发烧的药物。医师提醒大家,发烧不是一种病,而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身体的其他疾病引起的。退烧药也仅仅是帮助机体降低升高的体温,避免体温过高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不能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因,因此只要病因持续存在,发热也会继续。
误区二:擅自减少退烧药的使用剂量
“是药三分毒”是如今很多家长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尽量不吃药确实是正确的,但是很多人也犯了矫枉过正的错误,比如已经体温已经超过39℃了还认为孩子可以坚持,并常以“国外也是如此”为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或者是擅自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原本要求1毫升只给0.5毫升。
医师提醒大家,家长务必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给药,而且最好是按照孩子的体重来给药而不是年龄,给药的时候务必使用专用的测量工具(如药品自带的滴管),不要随便给了勺子倒点,只有剂量足够,退烧药的效果才会凸显出来。当然,也要切忌随意给孩子增加药量,以免孩子虚脱。
误区三:服用退烧药后没马上退烧就是没效
孩子发烧了,很多家长都万分焦急,恨不得吃了退烧药之后马上退烧。医师提醒,孩子用药后并不会立即退热,一般30分钟后才开始出汗退热,家长要要注意在服药10分钟后多给孩子喝水,有利于帮助退烧。在服用退烧药以后30分钟,再用体温计来测量孩子的体温。
误区四:吃退烧药后又反复发烧就是没效果
孩子发烧反复是非常常见的情况,正如上文所说,退烧药属于治标不治本,只要病灶还在,发烧就有可能继续。需要强调的是,任何疾病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吃药很多时候并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们评价退烧药有没有效果,不能以是否会再次发烧为依据。医师提醒,判断退烧药是否有效,关键要看热峰的高度和热峰的间隔时间。比如今天孩子发烧最高温度是40℃,明天同一时间发烧的最高温度是39℃,这就说明热峰高度在降低,药物是有效的。而热峰的间隔时间,可以理解为:原本需要4~6小时吃一次退烧药,慢慢地需要8小时才吃一次退烧药,这说明热峰间隔时间在延长,药物是有效的,病情也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误区五:备用的退烧药只在家里使用
大多数的家长都会在家里备一些退烧药,但等到孩子发烧的时候却常常形同虚设。有些孩子发烧至39℃可能还有机会吃退烧药,烧到40℃以上反而没吃上退烧药,因为家长们都急着送孩子上医院,要么顾不上给退烧药,要么认为反正也要上医院,不需要吃药。
医师提醒各位家长,准备的退烧药就是要在紧要关头使用的,孩子高烧第一件事就是要给退烧药,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赶往医院的路上或者是在医院排队等候的时候。退烧药不应该是摆放在家里,应该是孩子发烧的时候随时带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
孩子出现发烧情况,父母当然会有些紧张,但父母学会合理使用退烧药也是很重要的,护理得当,孩子发烧的症状就能得到缓解,也不一定要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