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0—1岁

“袋鼠哺育”式的宝宝更成功!

2014-12-24 11:46:48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婴儿早教

味觉、听觉、视觉之后,终于要谈到触觉了。本期,陈鲁老师将为您带来科学研究领域2014年一项令人振奋的新发现:在小宝宝发展的关键期多和他们有肢体接触,会培养出他们一种最基础的能力——与外界接触的信任感,这种能力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促进宝宝很多其他相关能力的发展。

陈鲁手记

怀孕中后期的某一天,挺着大肚子的我站在厨房的水池边洗碗。肚子刚刚不自觉地倚在水池上,马上感觉里面像有条小鱼,一下从被水池挤压的那里快速游走了,敏捷得让我心生佩服。同时我又很内疚:是挤压让胎宝宝感觉到疼痛,自卫的天性让他迅速采取了措施!

大半个世纪以来的科学研究发现,触觉是胎宝宝最早发展的感觉系统之一。妈妈怀孕的最初8周,不到1英寸长、眼睛和耳朵还没有形成的胎宝宝就有了触觉感受:如果轻碰一下他的上唇和鼻翼,他就会动一动来避开“骚扰源”。接着,他能感受触觉的身体部分先后拓展到生殖器区、手掌、脚掌、肚皮、屁股等。直至到第32周,他的全身都有了触觉感受。在这之前,大约26周的时候,他们已经能感受到疼痛。

这是胎宝宝的触觉发展历程,那么他们出生以后呢,触觉对他们有什么重要意义?我们接着来看吧。

动物宝宝都需要肌肤接触,我们人类更是

触觉对宝宝来说重要的意义在哪里?最早引起科学家对触觉重要性关注的是动物研究。

早在1921年,美国解剖学专家Frederick S. Hammett想研究一下,把一种白鼠的甲状腺切除后会有什么后果。结果发现,甲状腺被切除后,第一组定期被管理人员拿起来温柔地抚摸的白鼠,存活率接近90%,而第二组几乎很少被触摸的白鼠的存活率只有20%左右。两组白鼠的神态、行为也不一样。第一组白鼠放松、行为温和;第二组白鼠碰到人会通过挣扎、咬人来发泄紧张气愤的情绪。科学家断定,定期被温柔抚摸的白鼠,其放松的神经系统足以产生抵挡甲状腺分泌不足对身体的伤害的物质。

这项研究之后,科学家们进行了更多系统的动物研究,发现小动物和母亲之间的各种肌体接触对它们的脑神经、情绪自控、社会能力、探索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母亲有舔幼仔习惯的动物,如果小的时候没有机会被母亲舔,就存活不了。小老鼠被从妈妈身边隔离,缺少了和妈妈的肌肤接触,大脑神经的部分系统竟然开始萎缩。而小时候缺少和母亲肌肤之亲的老鼠长大做了妈妈后,如果自己的宝宝想和自己亲近,就会躲避、抗拒甚至攻击宝宝。

从小和母亲有肌肤之亲的小猴子,在一个新的环境下,会好奇地探索一会儿,回到妈妈身边拥抱一下,再离开妈妈去探索,再回来和妈妈拥抱一下。这样来来回回数次,小猴子就逐渐适应了这个新的环境。而很少得到妈妈拥抱的猴子在新环境下会无所适从,甚至歇斯底里地大叫。

那人呢?科学家发现,人类幼儿对肌体接触的需要一点不亚于动物。新生儿浑身充满了敏感的触觉神经细胞,像海绵一样,准备用每个触觉神经细胞来感受世界、享受生活。触觉感受是动物的基本需要,是新生动物生存的必备条件。而婴儿期最重要的触觉来源是母亲等养育者的肌体接触。

在养育的过程中,大人和宝宝有一些肌体自然接触的机会,比如喂食、洗澡、换衣服、玩耍。更多的肌肤接触机会也来自于温柔的抚摸、拥抱、亲吻。这些接触只要是温柔的,表达爱的情感的,都是正面接触。在正面肌体接触过程中,婴儿身体会释放内啡肽,让他情绪放松、安全感加强、疼痛感减轻(如果有疼痛的话),各个感官的灵敏度都会提高。

现象1

为什么孤儿院里的宝宝会早夭?

美国上个世纪早期,孤儿院里的婴儿死亡率很高。这些孤儿院环境清洁、食物丰沛,但是为什么很多宝宝无法生存下来?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和他人的肌肤接触。美国学者Ashley Montagu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通过很多研究而得出结论:“当触觉要求不能被满足的时候,不正常的行为就会应运而生。”

现象2

抑郁症妈妈的孩子为什么更易紧张?

在一项研究中,5个半月大宝宝的妈妈和坐在高椅子上的宝宝自然互动,母亲会抚摸宝宝,对着宝宝笑、说话。我们把这叫正常状态。接着,妈妈突然“变脸”了,被要求不笑也不触摸宝宝。在正常状态下的互动中,宝宝会自然地去摸妈妈、体态放松;当母亲被要求不笑、不摸宝宝的时候,宝宝会身体乱动,摸自己的身体,拍、抓、握椅子的扶手等。就是说,宝宝从和大人的肢体接触、面部情感交流中获得重要的触觉、知觉满足。如果得不到这个,就会用漫无目的东摸西摸来满足触觉的需要。有抑郁症的母亲和宝宝的身体接触少,她们的宝宝们情绪就更容易紧张、不开心、易生气。

记住,小宝宝在期待你温柔的触摸!

大人向宝宝发出多重的正面信息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基础。大人的笑、温柔的“婴语”、抚摸,都会让宝宝感受到温暖和安全,能够调动宝宝的正面情绪。那在种种大人可以发出的正面信息里面,抚摸是否有独立的功效呢?

在一项研究中,1个月到3个月大的小宝宝被分成两组。第一组宝宝,只要他们看一眼大人,大人就笑、发出宝宝爱听的喃喃细语;第二组宝宝,只要他们看一眼大人,大人的反应完全一样,但是,还会额外做一样事情:用双手画圈似的在宝宝的腿上、脚上有节奏地不轻不重地温柔按摩。结果发现,接受抚摸的那组小宝宝和大人的互动更积极,笑得更多,发出的喃喃婴语也更多,更多地和大人对视;而没有被抚摸的那组宝宝则有较多的负面反应,比如哭、身体蠕动以示抗议等。

小宝宝对温柔触摸这么需要、反应这么好,是因为这种感觉好,是触觉的因素呢?还是因为看到了大人的手而很放松,或者说是视觉的因素?严谨的科学家们又设计出了很多实验,有些时候把大人的手蒙起来去触摸宝宝,这样宝宝只有触觉感受没有视觉感受;有些时候让大人把手伸过去,但是不触摸宝宝……结果发现,当宝宝只是看见大人的手的时候,会好奇,而看不见手但是能感受触摸时,神情却会真正放松下来,更积极地和大人互动。

中美科学家对北京383名幼儿的研究发现,早期和母亲肌肤接触越多,3岁时宝宝的自控能力、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情心、关怀心越强。

同样,早期的肌肤接触对早产儿的生存、健康发展也至关重要。研究发现,抚摸治疗对早产儿的发展也大有裨益。新生早产儿接受10天的连续抚摸治疗,每天3次,每次15分钟,这些小宝宝体重增加快、出院早,几个月后性格更温和、和大人互动性更强。抚摸治疗能增强他们的免疫力,增进他们的消化能力,让他们的肌肉更强健,神经系统更放松,睡眠更好。

“袋鼠哺育”式的宝宝更成功

另外一种肢体接触是“袋鼠哺育法”,就是像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在胸前的养育袋里那样把宝宝放在胸前产生肌肤接触。2014年新近的科学研究结果,有令人振奋的发现。以色列科学家Ruth Feldman等人长期跟踪146名母亲和她们的早产儿(孕期在25 ~ 34周之间)。新生儿被分成两组,73人接受袋鼠哺育法,另外73人接受传统保温箱照顾。这是两组宝宝之间唯一的不同点;接受袋鼠哺育法的小宝宝不穿衣服趴在母亲的两乳之间,母亲怀抱小宝宝坐在摇椅上,每天1小时,连续14天。

宝宝被跟踪研究直到10岁后,结果发现,接受“袋鼠哺育”的宝宝和母亲的关系质量更高,大脑的执行功能更强(自控能力、情绪自调能力)抗压能力更强,睡眠质量更高。研究人员的结论是,在小宝宝发展的关键期提供给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肢体接触,会培养出一种最基础的能力——对与外界接触的信任感,这种能力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促进很多其他相关能力的发展。

当然,身体接触也分正面和负面两种。上面种种表达关爱、照顾时和宝宝的温柔肢体接触都是正面接触,英语叫Nurturing Touch,就是给予宝宝有营养的接触。而负面的身体接触则包括过分搔痒的逗乐,惩罚发泄性的捅、拉、拖、拧甚至打。研究发现,负面的身体接触对宝宝的成长的作用正好和正面身体接触相反,可以称作Poisoning Touch——有毒的接触。

正面身体接触那么重要,是否我们就要制订计划给宝宝定期做按摩?其实没有必要。只要我们大人的内心情绪是平和的、面对宝宝的时候满怀爱意,作为人类一员的我们肯定会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温柔地触摸宝宝,给他们这份重要的成长营养。当然也不要忘记,温柔、充满关怀的抚摸对任何年龄的人都是一份礼物,我们每个人都要大方地把它给出去。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