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0—1岁

不会玩的孩子也有缺陷!

2014-12-06 14:21:24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婴儿早教

“不贪玩”和“不会玩”是两回事。孩子“不贪玩”是因为有自制力,而“不会玩”的宝宝则是玩乐能力退化,像在笼子里关久了的小老虎,已不会捕食。

不会玩的孩子也有缺陷!

“不会玩”的孩子,多数有如下3种表现:

1. 一旦没有玩具,就会吵闹(因为不会自己去发现日常生活中好玩的东西);

2. 给一个新玩具,如果没有妈妈陪玩,完全不会自己玩(因为不会自己学习如何玩);

3. 见新朋友时,会缩在妈妈背后,不愿露出小脸(因为不懂如何与他人自由地玩乐)。

耸人听闻地说一句,对于以玩耍为主业的年龄段来说,不会玩简直就是心智发育不健全的表现。

宝宝天生都会玩,是怎样的父母让他们变得不会玩呢?大致归纳,有这样三类: 

强硬派父母:所有“玩”都是不务正业

这种家长认为,玩耍常常伴随着出格举动,更会浪费学习的时间,从而影响前途和人生。所以他们的态度是:会不会玩不重要,长大后会读书就好。

他们通常在孩子刚有认知和学习能力时,就强行减少孩子“玩”的时间,同时花重金、拼老本教唐诗、逼写字、学算数、练钢琴;一旦发现孩子有“贪玩”的苗头,立即“镇压”下去。

迂回派父母:让你“玩”也是为了学习

这类父母并不真正认可“玩”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也不粗暴剥夺孩子玩的机会,他们更“聪明”,采取了折中迂回法——允许孩子玩,同时也给“玩”设定界限:各种“玩乐”,都得对学习有帮助有好处;纯粹的玩乐不被允许。所以,他们偏爱为孩子买早教类的漫画、拼图、音乐类的玩具,而常忽略“过家家”或“角色扮演”类的情景玩具。

放任派父母:不干涉,不反对,也不参与 

放任派的家长,在思想上认可“玩”,行动上普遍表现为“你玩你的”。他们会毫不吝啬地帮宝贝买玩具,但之后基本上听之任之或交由长辈陪同。殊不知爸爸妈妈的缺席,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很难从玩乐中培养起连贯的兴趣。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类还处于胚胎期时,大脑基因就已经被植入“玩”的程序。真正的学习,一开始都是在“玩”中实现的。比如,宝宝在摆弄他的小脚时,学会了怎样去控制它们;在躲猫猫游戏中,宝宝知道了爬行能改变方位,变换视角;在与玩偶自言自语的对话中,宝宝通过模仿增进了语言发育;在“过家家”的游戏中,通过回忆并重演成人世界的生活,宝宝的社交与社会化进程进一步拉开帷幕……

“学与玩”的辩证关系,就像“鸡与蛋”一样,没有孰先孰后,而是谁都离不开谁,谁都那么重要。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