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轻者无症状,查体时才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
先心病,如何“介入”
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治疗存在着住院时间长,需开胸,体外循环,创伤大,手术本身及输血后的种种并发症,且有一定的死亡率及手术后带来的美观问题等,一直以来,人们渴望能通过非开胸途径来替代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因此先心病介入治疗应运而生。
所谓心导管介入技术是指通过穿刺周围血管的方法(通常是股静脉、股动脉),将一些特殊设计的治疗装置通过一根如圆珠笔芯粗细的导管,沿血管送达心脏的特殊部位,采用封堵、扩张等措施矫治先天性心脏病,改善患儿生活质量。自1984年国内开展首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以来,随着介入器械的不断改进、操作技术与经验的积累,先心病介入治疗已得到迅速发展,无论是治疗疾病种类还是数量均在逐渐增加。据我国卫生部公布数据显示,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全国共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疗81 645例,其中技术成功率达97.69%,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17%,病死率0.03%。
介入治疗,优势显而易见
相比传统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创伤小,无需在胸背部切口,仅在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用针穿刺进入(不留疤痕),无需打开胸腔和心脏,对心功能无损伤,避免对儿童成长造成影响。介入治疗时无需体外循环,无需输血,降低了手术风险并避免了输血可能引起的传染病,如肝炎、艾滋病等。介入治疗后恢复时间短,患者术后6~12小时可活动,1~3天即可出院。术后患儿可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介入治疗虽安全, 也需谨慎操作
目前介入治疗主要适用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冠状动脉瘘等,并逐渐替代外科手术,成为上述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需引起重视的是,虽然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但也可能产生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目前卫生部已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纳入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了统一的治疗规范,列出了每类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操作指南与适应证,要求实施先心病介入诊疗的医疗单位与医师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操作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介入术后,用心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需注意局部穿刺处的压迫止血,至少卧床6小时;如经股动脉途径操作,更需留意穿刺部位的出血与股动脉搏动情况,警惕发生动脉出血、动脉瘤、动脉血栓等并发症。对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以及冠脉瘘堵闭术后患儿,应予以阿司匹林口服6个月,以预防血栓的形成。所有介入治疗术后患儿必须于术后1、3、6及12个月时进行临床随访检查,包括心电图、X线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以避免残余解剖畸形及相关并发症的延误诊治。极少数患儿在室间隔缺损堵闭术后可出现晚发性房室传导阻滞,因此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在介入堵闭术后应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