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你是否会在孩子的耳后、颈前或下颌处,甚至是腹股沟处摸到黄豆大小、能够活动的小"疙瘩"?儿科医生表示,这是人体正常的浅表淋巴结,也是孩子抵抗常见细菌、病毒入侵的屏障。但如果淋巴结肿大且互相粘连,那就必须引起重视了。
淋巴结是孩子的"健康屏障"
苏女士两岁多的孩子最近得了咽喉炎,发起高烧。她还在孩子的脖子上发现两个鼓起的包,摸上去还会滑动。着急的苏女士于是马上带着孩子去就诊。医生检查后说,这其实是淋巴结肿大,是由咽喉炎引起的,不用太紧张。
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宇昕介绍,临床上经常会碰到家长因发现孩子颈部淋巴结肿大而询问医生是否要紧。实际上,儿童颈部多存在着可摸到的,黄豆或者绿豆大小的淋巴结,能够在皮下活动,而且轻轻按压无痛感。至于颈部淋巴结的多少,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淋巴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系统群,遍布于人体的全身,而孩子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他们的淋巴系统是抵抗细菌和病菌的健康屏障。每个部位的淋巴结对应身体各部位的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中耳炎、牙周炎、脂溢性皮炎等头部范围的感染,会引发颈部、颌下、枕部和耳后淋巴结肿大,摸上去还会感觉疼痛,但还能在皮下滑动,这些都是正常表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的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一种表现。淋巴结内含有许多专门吞噬致病物质的细胞,它们能吞噬和消化细菌、病毒以及身体内衰老的死亡细胞,起着保护和防卫的功能。当炎症逐渐消除时,淋巴结也会逐渐消肿,恢复原来的样子。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免疫力的提升,孩子在青春期后淋巴结会逐渐萎缩,变得难以触及。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种"感染",如结核性炎症感染后,孩子也会出现颈部、耳后、颌下的淋巴结肿大和疼痛,同时还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表现。
淋巴结肿大不退应重视
张宇昕提醒,如果孩子全身的淋巴结肿大,或长时间不退,就应该警惕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全身慢性感染、败血症及白血病等,如果不及时作出治疗,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孩子出现淋巴结肿大,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会否出现恶变,就是发生淋巴瘤或白血病。"张宇昕表示,发生这种恶性淋巴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一般会表现为淋巴结无按压痛,而且粘连在一起,不能活动且迅速变大,可能还会伴有低热和贫血,这种情况下需要做活检来进一步确认。但发生的几率较低,家长无须过于担心。
放松心态,从容应对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自从上幼儿园后,接触病毒、细菌的几率大大增加,感冒等小病小痛就开始多起来,这些感染让淋巴结"忙碌"起来。一些家长因为没有经验,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淋巴结肿大就会特别紧张,一次次地往医院跑。张宇昕表示,如果孩子淋巴结不是异常地肿大,到了淋巴结炎的地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照顾好孩子,让他的病尽快好起来。切记不要时刻关注孩子肿大的淋巴结,以免引起孩子的紧张或者好奇而反复触摸和刺激。
值得强调的是,家长不要擅自就淋巴结肿大就给孩子用消炎药,务必咨询医生意见后再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