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0—1岁

宝宝手足口病的家庭预防要点

2015-08-03 14:47:57 出处:乖乖网 标签: 手足口病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患儿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和毛巾、手绢、水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传播疾病。因此,做好手足口病的家庭预防是很重要的。

宝宝手足口病的家庭预防要点

足口病的家庭预防要点是:

1.饭前便后、外出归来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宝宝洗手,不要让宝宝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家长接触宝宝前或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垃圾污物。

3.婴幼儿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及时清洗干净。

4.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宝宝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不要让居家治疗的患儿接触其他宝宝,父母要及时对宝宝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需住院,可居家治疗,要注意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防治手足口病点点滴滴

1.清淡饮食防止肠胃“疲劳”

夏秋季,孩子应少吃油腻、燥热、难消化的食物,以免肠胃“疲劳”。这是因为,一旦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弱,肠道病毒就会有机可乘,应该多吃蔬菜水果以及清淡饮食。

手足口病患儿的饮食更应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清水煮面条、稀饭、粥、馒头、米饭、青菜等都不错。家长还要注意避免让孩子食用高蛋白食物、饮料、水果、油腻食物以及干硬、难消化食物。

2.儿童交换玩具也可能传播病毒

手足口病是儿科的常见病,玩具也可能是传播疾病的途径。病菌附着在玩具上有时可以存在很长时间,要用消毒液或高温消毒才可以杀灭。因此,儿童之间不宜过多交换玩具。

3.儿童和成人感染有不同

判断孩子是否患上手足口病关键要看体温,如果发热超过38℃而手足又有疱疹,就要到医院检查。成人也可能感染手足口病,多数是病毒携带者,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少有成年患者死亡。

4.成人回家要洗手漱口

肠道病毒感染99%属隐形感染,即患者没有临床表现,但体内带病毒,且可传染给他人。成人受感染后,一般不会发病,但可传播病毒,需防止和孩子发生交叉感染。家长在接触孩子的玩具、衣服、奶具、毛巾等前,务必要洗手。尤其是回家后,应先洗手、漱口,再去抱孩子。此外,除非体质虚寒者,成人也可饮用清热化湿的凉茶以防病。

5.识别手足口病,牢记三个“四”

四部位:主要侵犯手、足、口、臀。

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咬(红肿有针眼)、不像药物疹(红硬边缘清晰)、不像口腔内鹅口疮(如乳白色块)、不像水痘(薄皮、一兜水、亮晶晶)。

四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

注意患儿初期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婴幼儿因口腔溃疡疼痛,多有流口水、拒绝进食、烦躁、无故哭闹等表现。

6.预防肠道病五步洗手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地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手足口病也不例外。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

7.预防手足口病三字经

手足口,三联征;夏秋季,常见病。皮疱疹,口溃疡;3岁内,易患病。

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少外出。勤通风、晒衣被;抓预防,不生病。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