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0—1岁

孩子犯错没关系,家长这样教!

2015-07-20 11:15:08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婴儿护理 婴儿护理常识 婴儿护理知识

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犯错都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激动情绪,用心去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并想出最能帮到孩子的方法。之后,也许你会很感激孩子的那次错误,它让你和孩子都成长了!

孩子犯错没关系,家长这样教!

想自己来被阻止,太生气了!

晚饭时,妈妈端上了西红柿鸡蛋卤,准备将卤拌到面条中让涛涛吃。涛涛想要伸手去够西红柿鸡蛋卤,却被外婆制止了:"哎哟,太烫了,外婆帮你拌!"说着外婆端起了有些烫手的小盆,将卤倒入了涛涛的面条碗中。

涛涛马上大发雷霆,尖叫着、扭动着身体,狠狠将手中的勺子扔到了地上。外婆急忙制止:"你这孩子,怎么又发脾气了?"爸爸也厉声责备:"你还想不想吃饭?"涛涛继续大声地哭着。一时间,全家人乱作一团。

妈妈做法:妈妈将涛涛抱了起来,走进卧室。儿子在怀里挣扎着,妈妈轻拍着他的后背。大概在妈妈怀里哭了10分钟,涛涛渐渐安静下来了。妈妈轻声说:"涛涛为什么哭起来呢?妈妈听着你很生气哦!是生气姥姥不让你自己倒卤吗?"涛涛点点头。妈妈说:"姥姥不让涛涛自己倒卤,涛涛想自己来的时候,可以告诉姥姥'我想自己来!',这样姥姥才知道哦!"涛涛情绪立刻平复了,马上问:"真的吗?她会听吗?"妈妈郑重地点点头。随后,妈妈及时与姥姥做了沟通,姥姥的"帮忙"少了,涛涛发脾气的概率也降低了。

积极回应孩子渴望独立的要求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8个阶段,认为人在每个发展阶段有一种新的主要冲突,每个阶段的冲突如果处理得好,儿童就能够恰当地对待下一阶段将会遇到的危机和问题。

3~6岁的幼儿渴望独立于家长自己做事情,"我来!""我自己做!"是这个时期儿童经常说的话。文中的涛涛表现出了独立完成任务的渴望,但被剥夺机会后,产生很多的愤怒、挫败的情绪。

● 给予情绪认同。很庆幸,涛涛妈能及时地从全家人的情绪互动中抽离出来,倾听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绪,并能够细致观察,找到孩子爱发脾气、愤怒背后的真实需求,并积极回应孩子"我想自己来"的独立要求,帮助孩子解决这个事情所特有的对立情绪。

● 给予行动指导。家长在给孩子提供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的同时,还需要对孩子的行动给予指导,这样才能支持和鼓励儿童的主动性,促进儿童发展出积极的自我认识。比如,涛涛想自己倒卤的时候,妈妈可以给他一把小勺子,然后把碗端到距离盛卤的碗近一些的地方,告诉涛涛说:"涛涛,看,妈妈自己给自己盛,涛涛也自己给自己盛。"这样,涛涛自己来的准确性会更高,自我价值感也会更高。

就是不穿鞋!

"优优,把鞋穿上,地上凉!"妈妈拿着鞋,想要给2岁的儿子穿上。

"不,不凉!不穿鞋!"优优晃着小脚抵抗。

妈妈做法:"不穿鞋不可以,地板太凉了,会肚子疼。"妈妈说道。

"不,不,不穿鞋!"优优一边说着,一边哭了起来。

"好吧,好吧,别穿了,肚子疼了我不管。"妈妈最听不得优优哭,开始放弃坚持。

优优高兴地笑了,跑到客厅去玩了。

优优妈脱掉鞋子去感受了一下地板,的确是冰冰凉呀!这个穿鞋的问题,令人真伤脑筋。

明晰规则,建立好习惯

对于孩子来讲,规则是帮助他们形成好习惯的保证。

● 温柔坚定地执行规则。对于3岁之前的儿童来讲,家长制定规则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孩子的安全以及健康成长的需要,更多地体现在生活习惯的养成上。比如,饭前洗手、饭后刷牙、关灯睡觉……这些规则都需要经过反复的重复,孩子才会渐渐掌握,进而形成习惯。所以,好习惯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研究发现,比起新建立一个习惯来,那些曾经建立,之后又被父母"放松"的习惯则更难恢复。由此看来,父母对原则的坚持,才会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有法可依"。

● 尊重孩子,帮他遵守规则。让孩子遵守规则,首先需要尊重并理解孩子的感受,比如,可以理解孩子,说:"哦!你不想穿鞋对吧!""哦,妈妈理解,你觉得光脚更好玩!"接下来,还可以给孩子选择权: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是缓冲孩子激烈情绪的方法。"你如果不穿鞋,就待在床上;如果你到地上玩,就需要穿鞋!"比起只有一个选择来,两个选择会让孩子觉得更灵活。而妈妈既坚持了规则,也给了孩子选择的自由。

● 注意:规则的弹性≠随意"开绿灯"。当然,当孩子两三岁时,随着他们进入第一叛逆期,对之前建立起来的一些习惯开始有意破坏。"不!""不嘛!"是这个时期孩子经常说的话。

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能弹性对待孩子的叛逆,对于那些无妨大碍,不是原则性的习惯,可以稍微放松,这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我的力量;但对于那些与健康和安全息息相关的习惯,家长则需要用规则来捍卫。比如,对于优优妈来讲,如果觉得孩子不穿鞋是会影响健康的,那就一定要坚持。这里说的坚持,不但指在当时要温柔而坚定地坚持给孩子穿鞋,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自己忙,或者因一时情绪变化而给孩子"开绿灯",家长没有原则的"绿灯"常常会打破了孩子内心的秩序,他们会认为"我也可以不这样做"。

偷拿了小妹妹的娃娃

妈妈带5岁的琪琪到好朋友家做客,回到家后却发现,琪琪将小妹妹的拇指娃娃带了回来,难怪整个回家途中,琪琪的右手都紧紧攥着呢!

妈妈做法:看到女儿拿了别人的玩具,琪琪妈的心里特别紧张,她没想到,女儿会出现偷窃的行为。于是,妈妈把琪琪喊过来,厉声说:"你为什么要把妹妹的拇指娃娃偷拿回来?偷东西警察会来抓你!"

琪琪显然是被妈妈的严厉样子吓坏了,她眼泪汪汪地盯着妈妈说:"对不起,对不起!"

但是为了让女儿不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琪琪妈还是狠心地揍了女儿。挨打的女儿哇哇大哭了起来,琪琪妈妈内心更加五味杂陈,也禁不住潸然泪下。

给孩子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机会

五六岁的孩子,已经知道不经过允许拿别人的东西是不正确的行为,所以,他们会去悄悄进行这一个行为。父母是要及时纠正孩子的行为,但切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其实,这也是教孩子做错事情勇于承担责任的好机会。

● 指责反而容易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在焦虑的情况下,妈妈容易将孩子的行为上纲上线。比如,琪琪妈妈在看到琪琪拿回了小妹妹的拇指娃娃后,便认为孩子的行为是偷窃,并由此联想了很多严重后果。最后,不但恐吓了孩子,还狠狠地揍了孩子。妈妈的这一行为,孩子有可能不敢再拿别人的东西了,但是,伴随产生的,却可能是心理阴影——我是坏孩子,警察会来抓我。其实,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讲,他们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都还尚未形成,所以拿成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孩子是不妥当的。

● 弄清孩子犯错背后的原因。父母太严厉、太忽视孩子的需求,或者是家庭成员中,有人出现过类似的行为,或者孩子在模仿某个伙伴的行为……这些都可能成为导致孩子出现不经允许拿别人物品的习惯。父母在告诉孩子这是错误行为的同时,也要去弄清楚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 引导孩子换位思考。比如可以问问孩子:"我们想一想,如果妹妹发现她的拇指娃娃不见会怎么样?""如果妹妹不经过你同意,拿走了你最喜欢的洋娃娃你会怎么样?""我们不可以未经允许拿别人的东西,就像别人没有经过你同意不可以拿走你的东西一样!"这样的引导,会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从而学会社会规则。

● 支持孩子学会负责任。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时,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如何去解决问题,纠正自己的行为。比如,妈妈可以跟孩子角色扮演归还玩具的过程,一起说说扮演的感受。妈妈和孩子可以相互互换角色,妈妈可以告诉孩子扮演时的真实感受,比如,"我刚开始道歉的时候,有点害怕,有点担心。担心妹妹不理我,担心别人不会再喜欢我。""你把玩具还给我,我觉得自己的玩具回来了,很开心。""我觉得你能够道歉,真的很勇敢。"这样,孩子会知道自己的所有感受都是正常的,都是可以被接受的。道歉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可怕和没有面子,反而会让人觉得勇敢。

此外,妈妈可以陪孩子一起再去一次妹妹家,归还妹妹的玩具。在整个过程中,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因此,在整个过程中,需要父母充满爱意的支持、陪伴和鼓励。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