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脾气暴躁,精神紧张是一方面,另外因为怀孕身体生理都发生变化,有时也不是完全能自己控制的。
孕妇脾气暴躁,精神紧张是一方面,另外因为怀孕身体生理都发生变化,有时也不是完全能自己控制的。生产前难免会紧张,恐惧,但会把这些情绪带到生活中,所以会事事不顺心,等宝宝一生下来就会好的,一定要让自己 心情愉快,否则对宝宝,和对下奶水都有影响,学会自己调节保持舒畅,家人也要多多的关爱才行。
有的妇女怀孕后,有时性格很坏,好发脾气,易动怒,喜欢和丈夫和他人找茬吵架,弄得与丈夫、与他人关系紧张。孕妇发怒,这不仅有害于自身的健康,而且会殃及胎儿。孕妇发怒时,血液中的激素和有害化学物质浓度会剧增,并通过“胎盘屏障”进入羊膜,使胎儿直接受害。发怒还会导致孕妇体内血液中的白血球减少,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使后代的抗病能力减弱。如果母亲在胎儿口腔顶和上颌骨形成的第7~10周时,经常发怒,会造成胎儿腭裂和兔唇。因此,孕妇发怒,贻害无穷。
为了孩子,孕妇一定要息怒。十月怀胎,是一段漫长的岁月,期问难免遇到让自己气恼的事。当遇到令人气愤的事情,先不必急躁,一则发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再则,发火伤害自身,危及胎儿。为此,发火之前,还是先克制一下,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分散分散注意力,这都会使气闷的心理得到缓解。看看电影、听听音乐、散散步、做做操,都会使精神放松,头脑冷静。能否保证遇事不怒,这与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品德修养密切相关。在孕期的妇女尤其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优秀品质来影响腹中的胎儿,进而提高胎儿日后心理素质。
对丈夫来说,如果您的妻子怀孕后爱发脾气,好找茬和您吵架,丈夫则不能拉开架式和妻子吵。为了后代,丈夫理当先克制自己,然后劝妻子克制。丈夫要多给妻子摆事实,讲道理,疏通妻子心中的郁闷。对于发怒的害处,尤其对胎儿的害处,丈夫要多加提醒,每一位妻子都会爱护腹中胎儿,放弃发火的。
发怒是由强烈的刺激引起的一种紧张情绪。丈夫要尽量避免让妻子受到这种强烈刺激,多创造缓解孕妇紧张情绪的外环境,引导妻子学会自我放松和自我平衡。同时,丈夫要多开动脑筋,丰富妻子的业余生活,提高妻子的处世能力。
首先,是家人的溺爱。父亲、母亲或爷爷、奶奶过分疼爱孩子,总怕孩子受委屈,为了博取孩子的欢心,有求必应,而不考虑这种要求是不是适当。这样就逐渐使儿童滋生了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有时,父母觉得孩子的要求过于无理,本不想答应,但孩子一发脾气,就立刻加以满足,这是一种最糟糕的做法。因为孩子从这样的事情中知道,发脾气是满足愿望和要求的最有效的手段,于是就变得更容易发脾气了,造成了恶性循环。
其次,是家庭教育缺乏一惯性和一致性。今天禁止的事,明天便鼓励去做,父亲认为是好事,母亲说坏,爷爷同意的事情,奶奶偏要阻拦。这样就会增加孩子的受挫感,从而导致烦躁和暴躁。
再次,是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格。孩子稍有过错或没有按要求去做或做的不好,父母就严加训斥甚至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顿。这种做法会造成两种不良结果。其一,使孩子感到不满和压抑,这种不满和压抑会在以后的某种场合中表现出来;其二,父母的举动,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效仿的榜样,一旦环境适当,孩子也会表现出同样的暴躁和攻击性行为。除此以外,疾病与生理条件也是引发坏脾气的原因之一。神经衰弱的儿童特别容易兴奋、发脾气,处于疾病和疲劳状态中的孩子也常常有烦躁不安,易于发火的表现。
儿童气质是一种先天的素质,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但并非不能改变。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环境因素可以使气质特点发生变化。因此,无论孩子的脾气暴躁是否是气质问题,都有可能通过教育引导、行为矫正等予以改变。
1、 家长以身作则,避免动辄勃然发怒。
2、 尽量避免诱发孩子发脾气的外部条件。如不要使孩子过度兴奋或过度疲劳;玩具或提出的要求要适应孩子的年龄水平,不要过于复杂;当孩子做事有困难时,及时予以适当的提示和帮助。因为孩子在过度兴奋或过度疲劳时,容易控制不住情绪。
3、 不要孩子一哭闹就依从他。小年龄的孩子可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引导他玩最喜欢的玩具做最喜欢的游戏,如果不灵则可保持沉默置之不理,这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因为孩子发脾气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想得到家长的注意。只要孩子没有什么危险,家长就不要去理他,可转身走开或继续做自己的事。这样孩子就会意识到发脾气也没用,从而减少这种行为。但孩子在最终放弃这个行为前,会加倍哭闹,家长要坚持住。稍大的孩子只要没有什么危险,家长也可以把哭闹不停的孩子隔离在一个房间里,告诉他必须坐多少分钟(此分钟数等于年龄数),只有安静下来30秒后,才可离开那里。请注意,这时家长要能观察到孩子,而让孩子看不到家长。
1.首先家长应找一找孩子好发脾气的原因,是孩子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表达能力差,一点小事就发脾气;还是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缺乏判断的能力。
2.家长检查一下大人对孩子的态度是否一致,特别是当孩子发脾气时,周围的人是一味袒护他,还是教导他?假如一味袒护,就会使他尝到甜头,这实际上是一种负强化,他就会闹得更凶。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该让孩子懂得并记住一个道理:吵闹发脾气是没有用的。这样就可以使孩子明白用“哭闹发脾气当武器”不起作用。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育,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会有所改变。
3.家长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孩子同小朋友之间的交往。家长可以多方了解别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想什么、要求什么等,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家长就比较能体会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开导和耐心的说明,是能够消除或减轻孩子发怒的情绪的。
4.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是天生的”,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也跟着发脾气,用发脾气对发脾气。这种感情用事的方法,绝对改变不了孩子好发脾气的习惯。有的母亲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拗不过他,就把他推给父亲管教,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妈妈对他发脾气毫无办法”以后他会变本加厉地在母亲面前发脾气。
5.注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做事的灵活性。孩子的能力发展有“关键期”,学习绘画宜在3—4岁;学习音乐宜在5—7岁之间。因此,兴趣的培养不要过早,也不宜过晚。孩子的兴趣特别容易转移,不要只根据家长的意见来决定,而应当听听专业人员和孩子本人的意见。
6.培养孩子做事的灵活性。当孩子玩玩具、吃饭或穿衣服时都不要只“固定”一种方式、方法和模样,要从小尽量使其“多样化”,任其有挑选的余地。特别是当一种东西、食品、玩具不存在了,就应及时引导孩子转移到别的东西、食品、玩具上去,这种调节能力越好,其灵活性也就越好。当孩子的兴趣增加了,对困难和问题的处理态度也灵活了,他发脾气的习惯也就会随之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