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妈妈都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宝宝的腹部经常突出,轻敲他的肚子时会有“咚咚”的声音,这说明宝宝腹胀了。那么,到底什么是小儿腹胀?引起小儿腹胀的原因有哪些?小儿腹胀怎么办?下面就让乖乖网百科给各位介绍介绍吧!
什么是小儿腹胀?小儿腹胀即腹部膨胀,可由于肠腔、腹腔内积气、积液、腹内巨大肿物或腹肌无力而引起,其中,气胀为引起小儿腹胀最为常见的原因。当小儿腹胀时,轻轻敲打其肚子,会发出“咚咚”的声响。
一般来说,小儿的肚子搬来就比大人的大,看起来鼓鼓的,这是因为小儿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完善,同时又要容纳和大人同样多的内脏器官,加上小儿开始学步时,站着脊椎会向前倾,所以就显得肚子鼓鼓的。
引起小儿腹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吞食过多的空气。小儿以奶瓶喂食时,吸吮如果太急就容易吸入过多的空气,加上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或瓶身倾斜时,空气也会经由奶嘴缝隙让小儿吸进肚子中,以及小儿过多哭闹也容易导致腹胀。
2、消化不良。小儿的肠道因粪便堆积,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产生大量的气体,从而引起腹胀。
3、肠胃蠕动障碍。分为单纯功能性的称为“假性肠阻塞”,和肠胃道真正缺乏神经节的“先天性巨肠症”。这类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从慢性便秘和腹胀到严重呕吐呕吐,可以是暂时或终身的。
如果小儿经常啼哭、腹部突出,轻敲肚子时可发出“咚咚”的声响,且伴有食欲减退、呕吐、放屁等现象,这代表小儿腹胀了。那么,引起小儿腹胀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般来说,小儿腹胀以气胀最为常见。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消化不良。小儿的肠道因粪便堆积,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产生大量的气体,从而引起腹胀。
2、肠胃蠕动障碍。分为单纯功能性的称为“假性肠阻塞”,和肠胃道真正缺乏神经节的“先天性巨肠症”。这类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从慢性便秘和腹胀到严重呕吐呕吐,可以是暂时或终身的。
3、吞食过多的空气。小儿以奶瓶喂食时,吸吮如果太急就容易吸入过多的空气,加上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或瓶身倾斜时,空气也会经由奶嘴缝隙让小儿吸进肚子中,以及小儿过多哭闹也容易导致腹胀。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小儿腹胀时,伴有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状况,甚至有发烧、解便血的情形;肚子有压痛感;肚子鼓胀有绷紧感,家长应及时带小儿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以免情况愈加严重。
在儿科门诊中,经常可听到家长这样问医生:“医生,我的孩子常常腹胀,敲敲他的肚子会有‘咚咚’的声响,有什么办法可改善呢?”那么,小儿腹胀怎么办才好?
据专家介绍,小儿腹胀算不算病,要不要治疗,原则上应以小儿的表现症状为判断标准。如果小儿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情况、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良好、排气正常,且体重能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需特别治疗,也可用按摩手法来缓解小儿的不适。
常用的按摩手法为如下:
1、分推膻中。家长可用拇指指端揉小儿的膻中穴位(两乳头之间连线中点处),向两旁分推10~20次。
2、揉天枢。家长可用拇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动小儿的天枢(脐两侧旁开2寸),50~100次。
但是,如果小儿生病了,如感冒、肠炎或便秘,也容易导致肠胃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变差,进而产生胀气,导致腹胀,影响食欲,那么就应该带小儿上医院,让医生加以治疗。
另外,如果小儿腹胀时,并伴有以下情况: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甚至有发烧、解便血的情形;肚子有压痛感;肚子鼓胀有绷紧感,家长应及时带小儿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以免情况愈加严重。
腹胀是小儿常见的问题之一,不同原因所导致的腹胀,伴随症状也有所不同。那么,治疗小儿腹胀偏方有哪些呢?
1、大蒜煎汤。大蒜一头,连皮烧焦,再与半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服汤,一日一次,一般两三天即可消食止泻。
2、艾叶泡脚。用艾叶、花椒、透骨草各适量,加水煎至1000毫升,浸没小儿双脚,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3天为1个疗程。
3、莱菔子枳实汤。莱菔子8克,枳实6克,甘草、厚朴、陈皮各3克,加150毫升的水,一起煎煮,煮至水剩下为60毫升左右时即可。每天1剂,分3次服用,连服3天。
除了偏方能治疗小儿腹胀之外,一些食疗方对于小儿腹胀,也有不错的疗效,下面推荐一款食疗方。
白萝卜粥
材料: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盐适量。
做法:1、白萝卜洗净去皮,切成小片;大米淘洗干净,沥干水分待用。2、砂锅放置在火上,放入白萝卜片,加入适量的清水,煲煮30分钟后,再加入大米一同煮,煮至米烂汤稠时,加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功效: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不错的疗效。
1.白萝卜粥
材料:50克大米,1个白萝卜,适量的红糖。
做法:把白萝卜洗干净后切成小片,先煮大概30分钟,然后再放米一起煮。快煮沸时放适量的红糖,注意粥要煮的稠一些。
功效:适用于已经吃辅食的宝宝,能有效缓解孩子的消化不良和腹胀的状况。
2.砂仁鲫鱼汤
材料:一条鲫鱼、3克砂仁,葱、盐、生姜等适量调料。
做法:将鱼和砂仁洗净,把砂仁放进鱼肚子中再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文火慢炖,加调料再焖几分钟。
功效:有健脾利水的功效,对因脾胃虚弱而产生腹胀或有腹泻腹痛症状的宝宝有明显的疗效。
3.瘦肉萝卜汤
材料:30克瘦肉,100克白萝卜,10克胡萝卜,豆芽、芹菜、生姜各5克。
做法:首先将瘦肉剁碎,把蔬菜都清洗干净,白萝卜和胡萝卜都去皮并切成细丝,芹菜切成段。在锅中加水并加热,等水煮开后放入白萝卜和胡萝卜使其烫开。然后另起油锅,倒入花生油,爆炒姜丝和肉丝后倒入鸡汤并烧开。最后加入刚刚已烫开的胡萝卜、白萝卜、芹菜、豆芽和调料入味即可。
功效:萝卜有助消化,瘦肉补充能量,这样可以缓解孩子的腹胀并补充营养。
4.参芪鸽肉汤
材料:10克山药、1只白鸽、黄芪和党参各10克,适量配料。
做法:将已切块的鸽肉和党参、山药、黄芪,以及适量调料加水文火慢炖,煮大概50分钟后关火焖熟。
功效:健脾补胃,对于由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有较好疗效。
5.夏朴蜜汁
材料:半夏、厚朴各六克,适量的蜂蜜。
做法:将半夏和厚朴混合煎成药汁然后加入蜂蜜用水冲服,一日一次。
功效:当孩子情绪烦躁时可服用。
6.萝卜酸梅汤
材料:两粒左右酸梅、半斤萝卜。
做法:将萝卜切成片,加三碗左右的水并烧至剩一半的水,把酸梅和萝卜取出,在汤内加适量调味品即可食用。
功效:它有清热化痰的作用,还能顺气化滞,对于由于吃的太饱引起的胸闷腹胀有较好疗效。
7.麦芽山楂汤
材料:10克炒麦芽,3克炒山楂和红糖。
做法:将烧麦芽和山楂混合加水煎煮,把麦芽和山楂去渣后加入适量的红糖即可。
功效:山楂开胃健脾,麦芽消胀,适用于腹胀导致食欲不振的孩子。
8.鹌鹑粥
材料:1只鹌鹑,100克大米,适量调料。
做法:将鹌鹑去毛去肠洗净并切成小块,和大米一起放水煮成粥。
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的腹胀患儿。可当作早晚饭给孩子食用。
如果小儿经常啼哭、腹部突出,轻敲肚子时可发出“咚咚”的声响,那代表小儿可能腹胀了。引起小儿腹胀的原因有很多,有小儿自身机体发育方面的客观因素,有疾病方面的因素,也有家长喂养不当所造成的。那么,如何预防小儿腹胀呢?
1、少食易引起胀气的食物。有些食物,如谷物粗粮、蔬菜等,含有可导致大肠胀气的纤维,小儿一旦食用过多,就容易引起胀气导致腹胀,因此应少食这类食物。
2、多给小儿进行腹部按摩。家长可在小儿进食过后,可顺时针在其腹部进行按摩,这样有助于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3、避免让小儿哭闹。当小儿哭闹时很容易引起胀气而腹胀,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应多给予安慰,或是抱抱他,通过调整他的情绪来避免胀气的加重。
4、小儿腹胀时,若伴随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肛门排便排气不畅,甚至有发烧、解便血的情况,或肚子有压痛感,或合并呼吸急促,或在其腹部摸到类似肿块的东西,家长应引起重视,并尽快带小儿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以免情况愈加严重。
· 功能性腹胀一般不需要治疗
孩子有腹部鼓胀的现象,但是其他各项生理功能都很正常且肚子摸起来没有硬邦邦的感觉,那么这种程度的腹胀就算为功能性腹胀,并不需要专门的治疗,若孩子有些不适的感觉或伴有呼吸道感染或便秘等症状的话,可采用一些按摩的方法来缓解。
· 腹胀严重要特别注意并及时就医
腹胀症状明显的同时,且伴有食欲不振、呕吐、发烧、便血等不适,腹部紧绷有压痛感或者可触摸到类似肿块的硬物,这些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可能由一些疾病造成,需要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并加以治疗。
· 按摩缓解
依照孩子腹胀的轻重程度,参照上述第四点“小儿腹胀是否需要治疗”,严重的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如孩子属于功能性腹胀,则可参照下列方法进行缓解:
1.方法一
(1)让孩子仰卧,首先用中指揉气海穴约50次,然后用掌根推其50次左右,最后用两个大拇指延肋弓边缘向两旁分推。
(2)让孩子仰卧,首先按摩中脘穴约5分钟,再按摩水分穴约1分钟。
(3)按摩孩子的足三里穴约两分钟。
在此基础方法上,家长可针对孩子的不同症状再加按摩。
(1)若孩子是由积食引起的腹胀,可再按揉板门50次、清大肠约200次,并且按摩天枢穴约两分钟。
(2)若孩子有呕吐便秘、腹痛且舌苔较厚的,可使用退六腑推拿方法300次和点揉脾俞穴约一分钟、丰隆穴约50次。
(3)若孩子腹胀由脾胃虚弱引起,有食欲不佳、呼吸急促、身体乏力症状的,可再来回推板门穴50次、推大肠经100次和足太阴脾经约300次,然后按揉背俞穴中的脾俞和胃俞两穴一分钟,最后捏癪五至十遍。
2.方法二
(1)让孩子仰躺,大拇指用运法右运内八卦约200次,然后来回推板门约200次。
(2)让孩子仰躺,用大鱼际按顺时针方向揉捏太仓穴5分钟左右,之后分推腹阴阳约50次。
(3)按摩揉捏孩子的天枢穴、脾俞和足三里穴各一分钟左右。
· 生活调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让孩子坚持适宜的作息,以防受凉。
(2)对症下“药”。腹胀是某些消化道疾病的并发症,查明了原因后,可以针对孩子的消化道疾病进行缓解调理,治疗此疾病的同时,也就能缓解孩子的腹胀情况了。
(3)正确喂养。不仅仅是要对孩子的食物严格把关,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1)乳食内积型
①山楂粥:鲜山楂切片,炒至棕黄色,每次取10~15克,加温水浸泡片刻,煎取浓汁150毫升,再加水300毫升,入粳米50克,白糖适量,煮至稠粥即可服食。
②焦麦芽30克,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焙干,研细末,每次服3克,每日3次,连服1周。
(2)脾虚夹积型
①枣肉鸡内金饼:大枣肉250克,生姜30克,生内金50~60克,面粉500克,白糖适量。先将生姜煎汤,枣肉捣烂,生鸡内金焙干研细末,共和入面,作成小饼,烘熟。每次吃2~3个,每日2~3次,连服1周。
②鲫鱼姜椒汤:鲫鱼一条,生姜30克,胡椒1克。鲫鱼去鳞及内脏,姜切片与胡椒一同放入鱼肚内,加适量水炖熟,加少许盐,饮汤食鱼。每天1次,连食1周。
宝宝腹胀严重时,或家长不确定腹胀原因时,因尽快到医院就诊,根据病因准确服药。如孩子吮乳时吸入空气较多,引起气压腹胀,建议可服用中药:莱菔子8克,枳实6克,甘草、厚朴、陈皮各3克,加水150毫升,煎服6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3天。(效果因人而异)
1、容易腹胀的宝宝,平时应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专家建议应常吃以下食物,如金橘、萝卜、豇豆、山楂等。
2、应注意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如芹菜、圆白菜、韭菜、萝卜、、豆类、白薯、生蒜、蜂蜜、汽水等。
3、避免食用能导致大肠胀气的食物,如栗子泥、粟米泥或豌豆泥、黄豆泥等含膳食纤维较丰富的食物。
视原发病因不同而不同。可并发出现恶心、呕吐、肠鸣音亢进、便秘等。肠鸣音亢进:肠蠕动增强时,肠鸣音次数增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音,称为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此类患者肠腔扩大,肠壁胀大变薄,且极度紧张,与亢进的肠鸣音可产生共鸣,因而在腹部可听到高亢的金属性音调。在进行体格检查时,通常可用右下腹部作为肠鸣音的听诊点,在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5次,其频率、声响和音调变异较大,餐后频繁而明显,休息时稀疏而微弱,只有靠检查者的经验来判断是否正常。
1.含有长纤维的食物
西瓜、生梨、青菜、芹菜、菠菜、柚子、广柑等含有纤维素较多,能加速肠蠕动,加重腹泻,需忌食。
2.多糖食物
糖果、巧克力、甜点等含糖量较高,糖在肠内会引起发酵而加重胀气,故应少吃糖。
3.高蛋白食物
鸡蛋、鸭蛋、肉末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这些食物在肠功能己紊乱的肠道内易发酵腐败,加重腹泻,故少食。
4.高脂食物
肉类、奶油、动物内脏等含有较高的脂肪,导致滑肠,久泻不止,应忌食。即使用植物油烧菜,也要注意用量别太多。
顺运内八卦100次。内八卦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以掌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圈,用拇指在孩子手心顺时针按摩为顺运内八卦。
揉板门200次。就是按揉孩子手掌的大鱼际。
揉膻中100次。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分推腹阴阳30次。妈妈用两手由孩子腹部中间、胸骨下方沿肋骨下缘向两边分推,推到腹部两侧。
按揉中脘穴300次。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点揉水分穴100次。水分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按揉足三里200次。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